余甘子 【別名】米含、望果、木波
適應癥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干。
余甘子,中藥名。屬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其果鮮食酸甜酥脆而微澀,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羅果,牛甘果等。該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綠色,有淺黃色顆粒狀突起,具皺紋及不明顯的6棱,果梗約1mm。余甘子樹耐旱耐瘠,適應性非常強,喜光喜溫。生長期1-3年。甘、酸、澀,涼。歸肺、胃經。有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生長分布】
產于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中國野生分布在云南、廣西、福建、海南、臺灣、海南、四川、貴州等省,江西、湖南、浙江等省部分地區也有。
【性味歸經】
甘、酸、澀,涼。歸肺、胃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成熟干燥果實。
【形態特征】
表面棕褐色至墨綠色,有淺黃色顆粒狀突起,具皺紋及不明顯的6棱,果梗約1mm。
【采收加工】
除去雜質,干燥。
【性狀鑒別】
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嚼之有豆腥氣。
【功能主治】
余甘子樹耐旱耐瘠,適應性非常強,喜光喜溫。一般在年均溫20℃左右生長良好,0℃左右即有受凍現象。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對土壤要求不嚴,南方各類山地均可種植。以向陽山坡、梯田和園地栽培為宜。
【用法用量】
3-9g,多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偏方妙用】
1、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曰干煩渴,維生素C缺乏癥:鮮余甘子果十至三十個。水煎服。
2、治白喉:滇橄欖一斤,玄參、甘卓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干后,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