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蟬 【別名】碉、鳴蜩、蝒、馬蜩、蟧、鳴蟬、秋蟬、蜘蟟、知了、蟟蟟
適應癥具有清熱,熄風,鎮驚之功效。主治小兒發熱,驚風抽搐,癲癇,夜啼,偏頭痛。
蚱蟬,中藥名。為蟬科蚱蟬屬動物黑蚱的全體。動物黑蚱,分布于我國遼寧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具有清熱,熄風,鎮驚之功效。主治小兒發熱,驚風抽搐,癲癇,夜啼,偏頭痛。
【生長分布】
棲于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
【性味歸經】
味咸、甘,性寒。入肝、肺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蟬科蚱蟬屬動物黑蚱的全體。
【形態特征】
體大色黑而有光澤;雄蟲長4.4-4.8厘米,翅展約12.5厘米,雌蟲稍短。復眼1對,大形,兩復眼間有單眼3只,觸角1對??谄靼l達,刺吸式,唇基梳狀,上唇寬短,下唇延長成管狀,長達第3對足的基部。胸部發達,后胸腹板上有一顯著的錐狀突起,向后延伸。足3對。翅2對,膜質,黑褐色,半透明,基部染有黃綠色,翅靜止時覆在背部如屋脊狀。腹部分7節,雄蟬腹部第1節間有特殊的發音器官,雌蟬同一部位有聽器。
【采收加工】
6-7月間捕捉,捕后蒸死、曬干。
【性狀鑒別】
本品呈長圓形,長4-4.5cm,寬1.8-2cm。表面大部分黑色,腹面各部邊緣呈淡黃褐色,有光澤。頭部寬扁,復眼1對,橢圓狀球形,黃褐色,半透明。胸背部具膜質翅,透明,翅脈淡黃褐色,多已破碎。胸腹部上端具足3對,多斷落。雄蟲下端有1對心形鳴器,雌蟲無鳴器,腹部較小,有產卵器。尾端呈三角形鈍尖,背部和腹部具環節。體輕,質脆。氣微腥,味淡。
【功能主治】
具有清熱,熄風,鎮驚之功效。主治小兒發熱,驚風抽搐,癲癇,夜啼,偏頭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個;或入丸、散
【偏方妙用】
1、治小兒風熱驚悸,蚱蟬半兩,茯神半兩,龍齒三分,麥門冬半兩,人參三分,鉤藤三分,牛黃二錢,蛇蛻皮五寸,杏仁二分。搗羅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2、治小兒天釣,眼目搐上,筋脈急,蚱蟬一分,干蝎七枚,牛黃一分,雄黃一分。上藥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