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實 【別名】蔓荊子、荊子、萬荊子、蔓青子 、蔓荊、白背風
適應癥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節。常用于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濕痹拘攣。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胃、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節。常用于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濕痹拘攣。
【生長分布】
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寒。歸胃、膀胱、肝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干燥成熟果實。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罕為小喬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細柔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適應性較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但喜溫暖濕潤,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較好。耐鹽堿,在酸性土壤上生長不良。單葉蔓荊生長海濱沙灘地及湖畔,亦有栽培;蔓荊海邊、沙灘、河邊、平原及村寨附近。
【采收加工】
除去雜質,曬干。
【功能主治】
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節。常用于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濕痹拘攣。
【用法用量】
5-10g。
【使用注意】
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偏方妙用】
1、治乳癰初起:將蔓荊實炒后研末。用酒送服1克,渣敷。
2、治鬂發脫落,可生發:蔓荊實、附子、柏子仁各2.25 克。上藥用烏雞膏調和,反復搗研成膏,密封于新瓷器中,一百天后取出,用馬膏調和,敷涂頭部脫發處,并用布巾包裹,每天三次。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