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別名】白菖蒲、藏菖蒲、昌陽
適應癥化痰,開竅,健脾,利濕。用于癲癇,驚悸健忘,神志不清,濕滯痞脹,泄瀉痢疾,風濕疼痛,癰腫疥瘡。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于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
【生長分布】
原產中國及日本。廣布世界溫帶、亞熱帶。南北兩半球的溫帶、亞熱帶都有分布。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
【性味歸經】
苦、辛,溫。
【主要來源】
本品為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形態特征】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發狀須根。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00厘米,中部寬1-2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花序柄三棱形,長40-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6.5厘米,直徑6-12毫米。
【性狀鑒別】
《本草圖經》:菖蒲,今處處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葉,長一二尺許,其葉中心有脊狀,如劍,無花實,五月、十二月采根,陰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盤屈有節,狀如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節尤密,一寸九節者佳,亦有一寸十二節者。采之初虛軟,暴干方堅實,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臘月移之,尤易活。又蜀人用治心腹冷氣驟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吳茱萸煎湯飲之良。
【功能主治】
化痰,開竅,健脾,利濕。用于癲癇,驚悸健忘,神志不清,濕滯痞脹,泄瀉痢疾,風濕疼痛,癰腫疥瘡。
【偏方妙用】
1、治鼓脹食積、氣積、血積:石菖蒲250克,斑蝥125克。一起炒黃后,去掉斑蝥,研為細末,加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溫水送服 30~50丸。
2、治肺損吐血:九節菖蒲白面各等份。調和后,每次用新汲的井水送服9克,每天一次。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