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薊 【別名】青青菜、薺薺菜、刺角菜
適應癥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小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生長分布】
生于荒地、田間和路旁。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歸經】
甘、苦,涼。歸心、肝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莖基部生長多數須根。根狀莖細長,先直伸后匍匐,白色,肉質。莖直立,微紫色,有縱槽,被白色柔毛,上部稍有分枝。葉互生,無柄,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鈍,有刺尖,基部狹窄或圓鈍;全緣或微齒裂,邊緣有金黃色小刺,兩面均被有綿毛,開花后下部葉凋落。頭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單性,雌雄異株,管狀花,紫紅色,雄花序較小,有不育雄蕊;雌花序較大,有不育雌蕊。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冠毛羽毛狀?;ㄆ?~6月,果期5~7月。
【采收加工】
夏秋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干。
【性狀鑒別】
莖呈圓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長5~30厘米,直徑0.2~0.5厘米;表面灰綠色或微帶紫色,有縱棱和白色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破碎或皺縮,完整者展開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0.5~3厘米;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尖具針刺。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有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個頂生,總苞鐘狀,苞片黃綠色,5~8層,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5~12g。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禁服。
【偏方妙用】
1、治卒吐血及瀉鮮血:小薊葉,搗汁,溫服。
2、治高血壓:小薊、夏枯草各15克。煎水代茶飲。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