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 【別名】虺、土虺蛇、土錦、灰地匾、地扁蛇、土球子
適應癥用于風濕痹痛,麻風,瘰疬,瘡癤,疥癬,痔疾,腫瘤。有祛風,通絡,止痛,解毒的功效。
蝮蛇,中藥名。為蝰科動物蝮蛇除去內臟的全體。具有祛風,通絡,止痛,解毒之功效。用于風濕痹痛,麻風,瘰疬,瘡癤,疥癬,痔疾,腫瘤。
【生長分布】
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動于稻田、耕作區、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魚、蛙、鳥、鼠等為食。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
【性味歸經】
甘,溫。歸脾、肝經。
【主要來源】
本品主要來源于蝰科動物蝮蛇除去內臟的全體。
【形態特征】
蝮蛇,全長60cm左右。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背面淺褐色到紅褐色,正脊有兩行深棕色圓斑,彼此交錯排列略并列,背鱗外側及腹鱗間有1行黑褐色不規則粗點,略呈星狀;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細點。
【采收加工】
春夏間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內臟,盤成圓盤形,烘干。亦可鮮用。
【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盤狀,盤徑6-8cm,頭居中。體背黑灰色,有的個體有圓形黑斑,背鱗起棱,多脫落。腹面可見剖除內及的溝槽,脫落的腹鱗長條形,半透明。尾部較短,長6-8cm。質堅韌,不易折斷。氣腥。骨骼特征:鼻骨前端較突出,軀干椎的棘突較低矮,基本不后傾,椎體不突尖端較平截,多數成長短不等的豎刀狀,尾椎脈突側面觀亦成短豎刀狀。
【功能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麻風,瘰疬,瘡癤,疥癬,痔疾,腫瘤。有祛風,通絡,止痛,解毒的功效。
【用法用量】
內服:浸酒,每條蝮蛇用60度白酒1000ml浸3個月,每次飲5-10ml,日飲1-2次;或燒存性研成細粉,每次0.5-1.5g,日服2次。外用:適量,油浸、酒漬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陰虛血虧者慎服,孕婦禁服。
【偏方妙用】
1、治白癩:大蝮蛇一枚,切勿令傷,以酒漬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糠火溫,令下,尋取蛇一寸許,以臘月豬膏和,敷瘡。
2、治胃痙攣:蝮蛇,酒浸一年以上,每食前飲一杯,一日3次,連續二十日有效。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