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 【別名】花旗參、洋參
適應癥西洋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可主治神疲乏力、氣短息促、自汗、津傷口渴、身體消瘦、咳聲嘶啞等。
西洋參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為肉質,其形狀有橢圓形和紡錘形,外皮表面呈淺黃色,較細致光滑,生長茂盛,斷面的紋理具有菊花狀;莖為直立圓柱形,光滑無毛,綠色或暗紫綠色,莖的高矮隨參齡不同而不一樣;葉一般為由5片小葉組成的掌狀復葉,小葉片為倒卵形或卵形,葉較薄,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一般一年生西洋參植株只有1枚3片小葉的復葉,二年生的有1枚或2枚對生的5片小葉的復葉,3-5年生的有3-5枚輪生5片小葉的復葉;花從莖頂中心抽出花薹,由許多小花組成傘形花序;漿果形狀為扁圓形,呈對狀分布,成熟后的顏色為鮮紅;花期、果實成熟期分別為7月、9月。
【生長分布】
主產于美國、加拿大。我國北京、吉林、遼寧等地亦有栽培。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微苦。歸肺、心、腎、脾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干燥根。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具縱條紋;復葉輪生于莖頂;傘形花序單一,頂生;小花密集成圓球形,花萼綠色,鐘狀。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挖出根后,去地上部分及泥土,去蘆頭、側根及須根,洗凈,曬干或低溫干燥。
【性狀鑒別】
表面淺黃褐色或黃白色;莖痕圓形或半圓形;氣微而特異。
【功能主治】
西洋參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可主治神疲乏力、氣短息促、自汗、津傷口渴、身體消瘦、咳聲嘶啞等。
【用法用量】
另煎兌服,3~6克。
【使用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偏方妙用】
1、治脾胃陰虛型胃炎:西洋參6克,銀耳、冰糖各15克。小火濃煎,取汁代茶飲。
2、治陰虛火旺型失眠:西洋參、合歡皮各5克,遠志3克,大棗10枚。水煎服。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