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 【別名】蛗螽、蠜、螽、蟒、蟅蟒、蚮、百蜷、蛨虴、虴蛨、簸踵
適應癥祛風解痙,止咳平喘。小兒驚風,破傷風,百日咳,哮喘。
蚱蜢,中藥名。為蝗科飛蝗屬動物飛蝗、稻蝗屬動物中華稻蝗、劍角蝗屬動物稻葉大劍角蝗等多種昆蟲的成蟲。動物飛蝗和稻葉大劍角蝗,全國均有分布;中華稻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具有祛風解痙,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小兒驚風,破傷風,百日咳,哮喘。
【生長分布】
飛蝗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已知有10亞種,其分布遍及除南極洲之外的各大洲。我國有3個亞種:東亞飛蝗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亞洲飛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區(qū)、西藏飛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區(qū)的許多河谷與湖泊沿岸地帶。
【性味歸經(jīng)】
味辛、甘,性溫。入肺、肝、脾經(jīng)。
【主要來源】
本品主要來源于草地、農(nóng)田。
【形態(tài)特征】
體長約5.4厘米,黃褐色。頭頂色淡,復眼棕色,卵圓形。單眼3個,作鼎足排列。觸角絲狀,褐色。咀嚼式口器。前胸長大,綠色,中央有隆起的縱走線。前翅皮紙質(zhì),狹而長,灰黃色,有不規(guī)則的斑紋。前、中足黃褐色,后足腿節(jié)綠色,內(nèi)側有帶狀黑綠色斑3條。腹部由11節(jié)組成,在第1腹節(jié)上有聽器,在第2-8腹節(jié)上有氣門8 對,末端有尾毛。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鮮用;或用沸水燙死,曬干或烘干。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性狀鑒別】
呈細粉狀,黃棕色,氣焦香。
【功能主治】
祛風解痙,止咳平喘。小兒驚風,破傷風,百日咳,哮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只;研末,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敷。
【偏方妙用】
1、治小兒驚風:蚱蜢不拘多少,煅存性,砂糖和服。
2、治破傷風:霜降后蚱蜢曬干,用十數(shù)個,瓦上煅存性,酒下。
-
肝火旺怎么調(diào)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diào)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yǎng)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diào)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yǎng)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yǎng)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yǎng)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xiàn)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