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 【別名】羊肚菜、羊肚蘑、編笠菌
適應癥主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羊肚菌,中藥名。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頂羊肚菌、尖頂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實體。羊肚菌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四川、云南等地。小頂羊肚菌分布于內蒙古、山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尖頂羊肚菌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肅、新疆、江蘇、湖南、云南等地。粗柄羊肚菌分布于黑龍江、山西、新疆等地。小羊肚菌分布于山西、陜西、寧夏、新疆、四川等地。具有消食和胃,化痰理氣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生長分布】
羊肚菌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四川、云南等地。小頂羊肚菌分布于內蒙古、山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尖頂羊肚菌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肅、新疆、江蘇、湖南、云南等地。粗柄羊肚菌分布于黑龍江、山西、新疆等地。小羊肚菌分布于山西、陜西、寧夏、新疆、四川等地。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頂羊肚菌、尖頂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實體。
【形態(tài)特征】
1、羊肚菌:菌蓋近球形、卵形至橢圓形,高4-10cm,寬3-6cm,頂端鈍圓,表面有似羊肚狀的凹坑。
2、小頂羊肚菌:菌蓋狹圓錐形,頂端尖,高2-5cm。
3、尖頂羊肚菌:菌蓋長,近圓錐形,頂端尖或稍尖,長達5cm,直徑達2.5cm。
4、粗柄羊肚菌:菌蓋近圓錐形,高約7cm,寬5cm。
5、小羊肚菌:菌蓋圓錐形至近圓錐形,高17-33mm,寬8-15mm。
【采收加工】
春、夏之交,采摘后洗去菌柄基部泥土,曬干,備用。
【性狀鑒別】
1、羊肚菌:菌蓋橢圓形或卵圓形,頂端鈍圓,長4-8cm,直徑3-6cm,表面有多數小凹坑,外觀似羊肚。小凹坑呈不規(guī)則形或類圓形,棕褐色,直徑4-12mm,棱紋黃棕色。菌柄近圓柱形,長5.5-8cm,直徑2-4cm,類白色,基部略膨大,有的具不規(guī)則溝槽,中空。體輕,質酥脆。氣弱,味淡、微酸澀。
2、小頂羊肚菌:菌蓋狹圓錐形,頂端稍尖,長1-4cm,直徑約2.5cm;小凹坑多呈類長方形,長5-10mm,直徑2-5mm,淡棕色,棱紋色較深。菌柄近圓柱形,中空。體輕,質酥脆。氣微,味淡。
3、尖頂羊肚菌:菌蓋類圓錐形,頂端尖或較尖,長約4cm,直徑約2cm;小凹坑多為類長方形,淡褐色,棱紋色較淺。菌柄黃白色,下部有的具不規(guī)則溝槽,中空。體輕,易碎。氣微,味淡。
4、粗柄羊肚菌:菌蓋類圓錐形,長約6cm,直徑約4cm;小凹坑類圓形,大而較淺,淡黃色,棱紋較薄。菌柄粗壯,長約10cm,上部漸狹細,基部膨大,直徑約5cm。近白色,表面縱向皺縮,呈扭曲縱條紋,中空。體輕,質脆。氣微,味淡。
5、小羊肚菌:菌蓋類圓錐形,長1.7-3.3cm,直徑1-1.5cm;小凹坑多為類長方形,淡褐色,棱紋色較淺。菌柄長1.5-2.5cm,直徑5-8mm,基部膨大,微有溝槽,中空。類白色或淡黃色。體輕,質酥脆。氣微,味淡。
【功能主治】
主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使用注意】
食用時應將依附于子實體上的孢子沖洗干凈。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yǎng)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yǎng)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yǎng)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yǎng)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