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別名】千金草、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牛頓草、鴨腳草、粟仔越、野雞爪、粟牛茄草、蟋蟀草、扁草、水牯草、油葫蘆草、千斤草、尺盆草、路邊草、稷子草、鵝掌草、野鴨腳粟、老驢草、百夜草
適應癥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用于傷暑發熱,小兒驚風,乙腦,流腦,黃疸,淋證,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牛筋草,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分布幾遍全國。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傷暑發熱,小兒驚風,乙腦,流腦,黃疸,淋證,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生長分布】
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分布幾遍全國。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歸肝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達。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5-90cm。葉鞘壓扁,有脊,無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具柔毛;葉舌長約1mm;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cm,寬3-5mm,無毛或上面常具有疣基的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于稈頂,長3-10cm,寬3-5mm;小穗有3-6小花,長4-7mm,寬2-3mm;穎披針形,具脊,脊上粗糙;第1穎長1.5-2mm,第2穎長2-3mm;第1外稃長3-4mm,卵形,膜質具脊,脊上有狹翼,內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囊果卵形,長約1.5mm,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皮2,折疊,具5脈。花、果期6-10月。
【采收加工】
8-9月采挖,去或不去莖葉,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狀鑒別】
根呈須狀,黃棕色,直徑0.5-1mm。莖呈扁圓柱形,淡灰綠色,有縱棱,節明顯,節間長4-8mm,直徑1-4mm。葉線形,長達15cm,葉脈平行條狀。穗狀花序數個呈指狀排列于莖頂端,常為3個,氣微,味淡。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用于傷暑發熱,小兒驚風,乙腦,流腦,黃疸,淋證,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90g。
【偏方妙用】
1、治高熱,抽筋神昏:鮮牛筋草120g。水3碗,燉1碗,食鹽少許,12h內服盡。
2、治乙型腦炎:牛筋草30g,大青葉9g,鮮蘆根15g。煎水取汁,日服1次,連服3-5d為1療程。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