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即將來臨,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霜降過后,秋季正式向冬季過渡,天氣真正轉冷,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而在這個時節,由于晝夜溫差大,容易受冷空氣刺激,感冒、肺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會明顯上升,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此時養生保健尤為重要。
霜降養生應該注意什么
1、防秋燥
秋燥是整個秋天的特點,到了秋天的尾巴霜降時節,我們能感覺到天氣更加干燥了,很多人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現象。這都是燥邪容易耗傷津液的特點導致的。我們要平補,除了我們熟知的百合、銀耳、梨、麥冬等滋陰潤肺的食物外,我們需要適當多食溫潤之品,比如板栗、蓮子、山藥、無花果等等,用以補脾胃、潤肺腸、防秋燥。
除此之外,在生活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肺氣,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這都是幫助我們防秋燥的辦法。
二、防寒
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剛才我們提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不再適合“秋凍”,而是要防秋寒。因此人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特別是老年人極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最好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也有助于睡眠。
三、防郁
霜降過后,草木枯黃,落葉繽紛,萬物蕭瑟,這種肅殺的景色容易讓人患得患失,情緒低落,抑郁,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生活中的“林黛玉”,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季節性情感障礙。因此要注意防秋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趁著秋高氣爽,登高望遠,參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動,調好心情防悲秋。
霜降養生有什么不能做
第一忌:運動過度,損耗陽氣
按理來說,運動能夠幫助人體生發陽氣,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但是到了冬三月,溫度降低,如果人們過早起床運動,環境溫度比較低,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陽氣才能維持體溫,很可能造成較大的陽氣損耗。而且在鍛煉的時候,人體也需要補充陽氣。太陽還沒起來,自然也補不了陽氣。正確的鍛煉時間是早晨太陽升起后的1-2小時左右,或者選擇在下午鍛煉,能夠更好地收斂陽氣,補足陽氣。
第二忌:貪涼受寒,導致陰盛陽弱
到了冬天,外界的寒氣比較重,而養生也應該注重“去寒就溫,無泄皮膚”。過了霜降,就不再建議人們穿衣服露胳膊、露肚臍、露腳踝了。如果你仍然貪涼,很可能導致身體內的陽氣外泄,人體受到寒邪入侵。如果皮膚受寒,可能導致凝滯,表現出身體疼痛。類似于人們騎車時不戴帽子,頭受了寒,可能引發頭痛。而寒氣入侵胸、腹、脘等處,很可能引發腹冷痛、絞痛,影響消化和代謝功能。
第三忌:飲食口味重,多鹽易傷腎
為了在秋冬存儲更多的能量,人們更喜歡吃肉。而想要肉好吃,鹽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在冬季,腎臟功能旺盛,如果飲食口味還比較重,很可能讓這些鹽損傷腎臟,導致心臟受損。冬天腌制的咸魚、咸肉等也應該盡量少吃,以免傷腎、傷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