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甘蔗屬,多年生高大實心草本。根狀莖粗壯發達。稈高3-5(-6)米。中國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熱帶地區廣泛種植。甘蔗適合栽種于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冬夏溫差大的地方。甘蔗為常見的食物,味甘性平,歸肺、脾、胃經,具有補充糖分、補鐵補血、增強免疫、生津潤燥以及潤腸通便等功效,可治療低血糖、缺鐵性貧血、小便不利、消化不良、便秘等癥。
功效與作用
甘蔗是一種食莖水果,味甜多汁,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好處,具有補充能量、調理脾胃的功效。
1、補充能量:甘蔗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夠給人體提供能量。因此,如果適當吃甘蔗補充能量,對于勞動者,尤其是體力勞動者,能夠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肌肉當中的糖原,對于緩解疲勞、恢復體力的作用會比較明顯。
2、調理脾胃: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上來講,甘蔗甘甜的味道能夠滋補脾胃。因此,對于脾胃虛弱、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除此之外可以適量食用甘蔗,可以起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的作用。
藥用價值
甘蔗味甘、澀,性平,無毒。
主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解酒毒;還可治嘔吐反胃,寬胸膈。甘蔗與酒共食,生痰;多食,發虛熱,引起鼻出血。燒灰存性,研末,小兒頭瘡白禿,頻涂可愈。注意燒的煙勿入人眼,否則能使人視力下降。
治反胃:用甘蔗榨汁七升,加生姜汁一升,調和均勻,緩慢服用。
治小兒口腔潰瘍:用甘蔗皮燒制研磨,擦在患處。
食療作用
甘蔗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潤燥等功效;主治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結,消化不良,反胃嘔吐,呃逆,高熱煩渴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虛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甘蔗是能清、能潤,甘涼滋養的食療佳品,古往今來被人們廣為稱道,就連那些清高儒雅的文人墨客們對其也情有獨鐘。唐代詩人王維在《櫻桃詩》中寫道:“飲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倍筢t學家李時珍對甘蔗則別有一番見解,他說:“凡蔗榕漿飲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將食用甘蔗的功效講得十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