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天氣變化快,溫度也會下降,因此我們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同時,秋季的氣候干燥,人體容易感到缺水,所以及時補水也很重要。
秋季的養生方法
1.調理飲食:秋季的膳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對于年老胃弱的人來說,可以選擇早餐食用粥類食物,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對肝臟和肺部有益處。
2.增強抗病能力:秋季適合進行運動鍛煉,特別是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這些鍛煉可以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3.保持良好的作息:秋季早睡早起,與雞同樂。早睡可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可以舒展陽氣。同時,起床時不宜過急,適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全身筋骨,有助于預防血栓形成。秋末冬初是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高的時期,尤其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后期,因為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中的流動速度變慢,容易形成血栓。
4.預防秋燥:秋天氣候干燥,容易導致皮膚干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便秘等問題。因此,預防秋燥是秋季保健的重要原則。保持室內一定的濕度,重視補充機體水分,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導致體液流失。為了防止皮膚干燥,可以使用各種護膚霜進行涂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甘油涂抹在嘴唇上,也不要經常用舌頭舔嘴唇,否則會導致口唇干燥和皸裂。
5.調達情志:秋天人的情緒常常不穩定,容易感到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別是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的深秋時節,這種情緒會在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中引起苦悶和垂暮之感。因此,秋季養生要注重調達情志,培養樂觀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中,外出觀賞風景、感受喜悅,可以緩解憂郁和愁煩,讓生活充滿樂趣。
吃什么防秋燥
1.梨:梨因其鮮嫩多汁、含水量高的特點而受到青睞。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被譽為"天然礦泉水"和"百果之宗"。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可以緩解秋燥,生津潤肺。梨可以生吃,可以明顯緩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等癥狀。此外,將梨煮熟或蒸熟后食用,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病、風濕病和關節炎也有一定的防治功效。梨還可以與蜂蜜搭配食用,蜂蜜具有滋潤作用,對患有肺熱久咳的人有明顯的療效。
2.鮮藕:秋季是鮮藕豐收的季節,而且此時天氣干燥。食用鮮藕可以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還富含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并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和促進有害物質排出非常有益。在烹飪方面,七孔藕適合做湯,因為它的淀粉含量較高,水分較少,口感糯而不脆;而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多汁,適合涼拌或清炒。此外,鮮藕可以與黑木耳搭配食用,有助于滋補腎陰;與銀耳搭配食用,有助于滋補肺陰。
3.百合:百合味甘微苦,性平。百合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淀粉、多糖、果膠和多種生物堿等特殊有效成分。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是秋季食用的上佳之選。百合可以用來制作菜肴,例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也可以用來煮粥。將百合與糯米一起煮成百合粥,加上一點冰糖,不僅味道可口,而且有助于安神,促進睡眠。
4.花生:花生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的功效。新鮮的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后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豐富的營養價值?;ㄉ缓哌_26%的蛋白質,相當于小麥的2倍,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脂肪含量達40%,其中超過80%是不飽和脂肪酸。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