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我們吃板栗的時節。香甜軟糯的口感,受到很多人的喜歡。而且板栗其中富含大量的礦物質,適量食用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日常吃板栗,是不能多吃的,因為板栗很耐餓。如果過多食用的話,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那么,板栗一天吃多少合適呢?
板栗一天吃多少合適
一般建議一天不超過10顆,胃腸虛弱人群不超過5顆。食用過多會導致攝入過多熱量,增加脂肪和脹氣等不適情況。
板栗雖屬堅果,但又稱堅果中的“鮮果”,因營養豐富,水分高,所以生命活動力強烈,保管起來有四怕:怕凍、怕熱、怕干和怕水。如保管不當極易引起失水、發芽和腐爛變質。一般在保管過程中,當麻袋內溫度超過20℃時,應立即采取倒垛、串袋通風等降溫措施。
栗子是屬于堅果類,營養卻與薯類相似。鮮板栗里面還含有植物蛋白質、少量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含鈣、鉀、鎂、鋅等礦物質,每百克板栗含鉀高達442毫克,屬于高鉀食物。板栗生吃比較脆而且甜,但是吃多了是很容易脹氣的,所以要注意每天的量。如果是腸胃不好、消化不良、便秘、糖尿病人群就不要食用板栗。
板栗吃多了會怎樣
1、消化不良
栗子雖營養豐富,但生吃太多板栗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滯氣,尤其是胃腸功能差、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更不宜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2、導致腹脹
板栗淀粉含量高,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達77%,與糧谷類的75%相當,鮮板栗也有40%之多。所含的膳食纖維與米面、蔬菜的纖維結構不同,是大量的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胃消化不了,但容易被腸道細菌“消化”,在腸道發酵產氣,如果多吃易導致腹脹。
3、便秘
正常成人每天胃腸道滯留少量的氣體,而過量食用板栗會使腸道內被細菌酵解產生的氣體量增多,從而形成胃腸道脹氣,嚴重的有可能會導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