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白天穿厚衣服也冷,晚上蓋厚被子在被窩里也暖和不起來,甚至半夜冷醒……這么什么原因,你知道嗎?
原因
1、環境因素
當外界環境溫度較低時,如果身體未能及時保暖,體溫會下降,導致手腳等末梢部位溫度降低。這種情況在冬季或寒冷地區尤為常見。為了緩解癥狀,建議及時添加保暖衣物,尤其是手套和襪子,以減少體溫的散失。
2、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尤其是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環。當血液無法充分到達手腳時,這些部位的溫度會下降。因此,建議多去戶外進行運動鍛煉,如跑步、打羽毛球等,以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
3、營養不良
挑食偏食或攝入的營養不足會導致身體能量供應不足,無法維持正常的體溫。尤其是手腳等末梢部位,由于距離心臟較遠,更容易受到能量供應不足的影響。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建議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饅頭等,以補充營養。
4、腎陽虛
腎陽虛是指腎臟陽氣不足,虛寒內盛,陽氣不能溫煦四肢。這種情況往往伴有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等癥狀。對于腎陽虛導致的手腳冰涼,可以遵醫囑服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藥物來治療。同時,也可以通過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來輔助調理。
調理方法
注意保暖: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特別是在冬季,要穿足夠的衣物來保暖。
飲食調理:適量食用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生姜、紅糖、艾草、雞蛋、羊肉、桂圓、紅棗等,避免大量食用寒涼生冷的食物。
運動:平時可以適量進行一些運動,如跑步、打籃球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有助于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
泡腳:睡前泡腳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加幾片生姜、少許肉桂或吳茱萸,它們有發汗、溫陽、散寒的作用。泡腳至周身微出汗,身體即可暖和起來。
食療:有些食物和藥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例如,紅糖姜茶和當歸生姜羊肉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適當增加室內溫度:如果室內溫度較低,可以適時使用空調或電暖器來提高室內溫度,以幫助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能夠舒經通絡、改善血液循環。例如心俞穴、腎俞穴、涌泉穴、足三里穴、陽池穴等。
心俞穴:位于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按揉5分鐘;
腎俞穴:位于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可適當拍打,或者上下搓擦至發熱;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的交點上,可搓擦至有熱度為止;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在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可進行拍打或者按揉,每日5分鐘;
陽池穴: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中,可用對側手指交替進行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