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大多數人過了青春期后,青春痘(痤瘡)的發生頻率會逐漸降低,通常在25歲左右情況會有明顯改善,但具體因人而異。
正常生理發展情況
青春期時,人體內分泌系統變化顯著,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皮脂,同時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繁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青春痘頻發。
隨著年齡增長,進入成年期后,身體的激素水平逐漸趨于穩定,皮脂腺的活躍度也隨之降低,皮膚的新陳代謝、自我修復能力等方面相對更加平衡,所以到了25歲左右,很多人青春痘出現的幾率會大大減少,皮膚狀態逐漸變得平穩,只是偶爾可能因為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短期內生活作息極度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等)還會長出幾顆痘痘,但不會像青春期那樣大面積、頻繁地長痘了。
個體差異影響
激素水平差異:部分人群的激素調節機制相對特殊,例如一些女性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失調疾病,導致雄激素水平長期偏高,即使過了青春期,仍然會持續受到激素影響,皮脂腺不斷分泌過多油脂,使得青春痘可能一直存在,甚至到30歲左右還時有發生。而有的男性本身雄激素分泌較為旺盛且持續時間長,也可能較同齡人更晚才擺脫青春痘的困擾。
生活習慣因素:長期保持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比如經常熬夜、大量食用高糖高脂肪辛辣食物、從不運動、精神壓力極大且不會調節等,即便年齡增長,身體內部環境始終處于一種容易誘發痘痘的狀態。像一些從事高強度工作、晝夜顛倒且飲食不規律的職場人士,可能到了30多歲還在頻繁長痘,因為這些不良生活方式一直在干擾身體正常的內分泌和新陳代謝,使得皮膚問題難以改善。
皮膚特質差異:油性皮膚的人本身油脂分泌就旺盛,毛孔更容易堵塞,相對來說更易滋生痘痘,所以即使過了青春期,只要皮膚依然很油,又沒有做好恰當的皮膚護理,青春痘就可能反復出現,可能要到接近30歲或者更晚,皮膚的油脂分泌隨著年齡進一步自然減少后,才會減少長痘情況。而干性皮膚、敏感性皮膚的人如果護理得當,可能在20多歲就很少出現青春痘了。
日常護理
健康飲食
少吃高糖高脂食物以及奶制品,如奶茶、巧克力、蛋糕、全脂牛奶等,可以喝酸奶。
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規律,避免熬夜,避免暴曬,注意個人衛生。
清潔皮膚
選擇清水或者合適的潔面產品,保持皮膚清潔,盡量減少化妝,若需化妝時盡可能選擇不會堵塞毛孔的無油化妝品,及時卸妝。
居住環境
保持環境整潔,定期清洗床單被褥。因為痤瘡患者皮膚屏障受損,容易合并螨蟲感染誘發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