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季,特別是數九寒天,很多人就容易長凍瘡;氣溫升高,凍瘡部位又痛癢難耐,痛苦不已。民間傳言: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容易生凍瘡的人缺什么?
凍瘡的病因
凍瘡是因長期寒冷、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皮下小動脈痙攣收縮,血流瘀滯,組織缺氧,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出現局限性組織浸潤發炎而發病。
寒冷是主要發病因素,此外,一些風濕病,如雷諾綜合征,以及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感染、鞋襪過緊、缺乏運動及足部多汗潮濕等均可助長凍瘡的發生。
生凍瘡的人缺什么
維生素C:維生素C對于維持皮膚健康和增強免疫力至關重要。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皮膚干燥、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患凍瘡的風險。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維持血管壁完整性,有助于預防凍瘡的發生。
維生素E: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具有抑制自由基損傷、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缺乏維生素E會影響肢端末梢的血液循環,使手腳等部位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從而引發凍瘡。適當補充維生素E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
鋅:鋅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重要微量元素。缺鋅可能導致皮膚修復能力下降,易受寒冷天氣影響而發生凍瘡。補鋅可緩解相關癥狀并加速傷口愈合過程。
鐵:鐵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對維持血液正常濃度及運輸氧至組織很重要。缺鐵會影響局部組織的供氧狀態,使皮膚更容易受到低溫傷害。適量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菠菜、紅棗等可改善上述情況。
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皮膚組織的基本成分。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皮膚脆弱、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患凍瘡的可能性。
如何預防凍瘡
1.秋末冬初就要開始注意保暖,特別是往年發過凍瘡的人群。衣服宜寬松適宜,溫暖舒適。大風及寒冷天外出要戴口罩、手套、帽子、防風耳套、圍巾等。鞋襪袖口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少穿長筒靴或者連褲襪子,保持足部干燥舒適。
2.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避免久居寒濕之地。既往長凍瘡的患者在秋末可循序漸進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凍瘡的部位,以提高耐寒能力。
3.有心血管、風濕病等基礎疾病的,按時按量服藥;營養不良、貧血及具有凍瘡素質者應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4.多曬太陽,提升人體陽氣,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可起到預防作用。多搓揉按摩手足耳朵等部位,經常進行溫水浴,改善血液循環。
5.適當進食一些熱性食物,如牛肉、羊肉、鹿肉、辣椒、肉桂、胡椒、生姜等,可起到一定的以溫通經絡御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