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搭子社交”十分流行。只要大伙能想到的,萬物皆可搭。但你知道,夏天一來,蚊蟲也搭著伙來作妖的嗎?
床虱是臭蟲的俗稱。人類最早發現臭蟲時,覺察其蟲體散發特殊酸臭味道,而得名臭蟲;人在睡著時被叮咬,發現臭蟲隱藏在床墊或與床有關的家具附近和墻壁縫隙,所以又名床虱和壁虱。
臭蟲的繁殖能力很強,產卵的數量取決于吸血量和環境溫濕度。吸飽血后成蟲的存活很久,可長達6個月。
臭蟲對人類的危害主要是吸血騷擾,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某種疾病是通過臭蟲傳播給人類的。臭蟲成蟲看上去比蚊子的體形大,吸食人類血液的量是蚊子的7倍。臭蟲吸血的過程其實很短,多數情況下只有在人晚上睡覺時才會被吸食,吸食時間在5~10分鐘。
對人的影響
人被臭蟲叮咬以后,絕大部分人的反應是不強烈的。被叮咬過的地方可能會出現瘙癢,只有不到5%的人,如老人、孩子可能會出現貧血,個別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哮喘等疾病。但總體上來說,它的影響可能比蚊子還要小,所以不必太過恐慌。
此外,被叮咬后的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有些人的感覺并不強烈,不需要過度處理,紅腫的地方過幾天會消失。如果感覺非常不舒服,比如有哮喘或其他過敏癥狀,還是建議及時就醫。
如何應對?
1.檢查環境:對墻縫、床板裂縫接隙、地板等縫隙進行修復或填抹,可減少臭蟲的棲息場所,使其難以藏身或無處藏身。同時結合物理、化學方法對臭蟲進行殺滅。
2.物理方法:采用大功率的吸塵器可吸出藏身在縫隙中的臭蟲;采用高溫,如掛燙機產生的高溫蒸汽處理床墊的褶皺可有效殺死棲息其中的臭蟲。受污染的床單被套等可以用65℃以上的熱水浸泡洗滌,不便清洗的物品需要在陽光下暴曬。
3.化學防治:目前用于臭蟲防制的殺蟲劑主要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吡蟲啉、呋蟲胺等對臭蟲的殺滅作用同樣有效。
4.個人防護:受侵擾的居民可以通過涂抹避蚊胺、驅蚊酯等驅避劑,減少臭蟲叮咬的概率。
5.尋求專業機構的技術支持:可向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咨詢,或者向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