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治療原則是消除致病誘因、增進機體健康、減輕局部癥狀、促進潰瘍愈合、延長潰瘍的復發(fā)間歇期。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主要以局部消炎、緩解口腔疼痛、促進潰瘍愈合為原則,全身治療以延長間歇期為治療目的。輕型口腔潰瘍一般以局部用藥為主,也要適當調(diào)節(jié)生活習慣。長期或反復發(fā)作的口腔潰瘍,需要同時進行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孕婦盡量不使用藥物進行口腔潰瘍的治療,可用淡鹽水進行漱口,將冰敷在潰瘍處,讓冰屑在潰瘍處慢慢溶解,同時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一、治療方法
1、局部用藥
(1)止痛藥物
代表藥物有利多卡因凝膠、噴劑、復方苯佐卡因凝膠、芐達明噴霧劑等。將其涂于潰瘍面,僅限在疼痛難忍時使用,以防成癮。擦干潰瘍面涂于潰瘍處,有迅速麻醉止痛效果。
(2)消炎類藥物
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片等,有抗菌、抗病毒、收斂和消腫、止血作用。
(3)促進愈合藥物
散劑包括口腔潰瘍散、冰硼散、西瓜霜,將其涂于潰瘍面或含漱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將其涂于潰瘍面。
(4)其他局部藥物
康復新液具有通利血脈、養(yǎng)陰生肌的作用,外用有治療潰瘍的效果。
2、全身用藥
(1)糖皮質(zhì)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
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抗感染、抗過敏、減少炎性滲出、抑制組胺釋放等作用,但長期大量使用可出現(xiàn)向心性肥胖、血壓血糖升高等不良反應。免疫抑制劑具有抗感染作用,但長期大量使用有骨髓抑制、腎功能損害、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一般用藥在2周之內(nèi),最長不超過4~6周。
(2)免疫增強劑
包括左旋咪唑、沙利度胺、轉(zhuǎn)移因子、胸腺素等,此類藥物具有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3)維生素
包括維生素C片、維生素B族片等,此類藥物可對機體缺乏的維生素進行補充。
(4)其他
應用奧美拉唑等治療胃潰瘍,應用谷維素、安神補心丸等穩(wěn)定情緒、減少失眠。
三、預防措施
1.保持規(guī)律的進餐習慣,避免口腔的局部刺激因素,避免食用過硬、尖銳食物,如薯片、魚骨、帶殼類海鮮和過燙食物,少吃辛辣食物,防止對黏膜造成損傷。
2.保證良好的睡眠質(zhì)量,保持樂觀精神,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
3.保持大便通暢,多食含纖維豐富的食物。
4.注意口腔衛(wèi)生,避免損傷口腔黏膜。
5.定期口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