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珍,這東西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雞胗就是雞的胃,在胃里面有一層黃色的內膜,這種內膜就是一種藥材,稱之為“雞內金”。對于治療消化疾病有一定的療效。而且雞胗的味道也是很好的,很有嚼勁,雞胗的吃法也很多,最好的辦法莫過于爆炒,詳細了解雞珍皮的功效與作用。
雞內金的作用
1.雞內金,善化結石:余臨證中治療各種結石,多投以化石丹收效。方用:雞內金、郁金、大黃、穿山甲、火硝、海金沙、金錢草各60克,甘草30克。共研細末,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
2.雞內金消食化積,健脾益胃:治療小兒厭食,消化不良,面黃肌瘦,發育遲緩,余立一方,名曰內金化食丹,方用:雞內金、西洋參、茯苓、白術、焦山楂、炒麥芽、神曲、陳皮、萊菔子、紫河車各30克,黃連、甘草各15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5克重,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方中用四君子湯(西洋參、茯苓、白術、甘草)合紫河車補氣血,健脾胃;用雞內金、山楂、麥芽、神曲助消化,消積食;少用黃連清胃熱。本方能增進小兒的消化功能,補益后天之本。脾胃運健,則飲食倍增,肌肉強健,蓋因“脾主肌肉”之故也。
3.用于飲食積滯:小兒疳積雞內金其中含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以及多種維生素,服用后可使胃液的分泌量提高20%~30%,對消化不良有奇效。《本草綱目》也有“治小兒食瘧,療大人淋漓反胃,消酒積,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的記載。因此,用雞內金治療孩子胃口不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具體方法是:取半個雞內金,放在鍋里用小火烤,大約5分鐘后,雞內金逐漸萎縮成焦黑狀,然后取出研成末。因為味道比較苦,家長可以把雞內金末放進奶粉中,或者拌在飯里喂寶寶吃。
4.用于腎虛遺精、遺尿:治遺精,可與芡實、菟絲子、蓮肉等同用。治遺尿,多與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同用。
5.膽、腎、尿道結石:用雞內金、玉米須50克,煎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2-3次,連服10天。忌吃肝臟、肥肉、蛋黃。
雞內金的功效
1.消食化滯:本品為雞胃之內膜,消食之力甚強,珠甘能健脾強胃,為健脾化食消滯之妙品,《滇南本草》曰:“消食磨胃,治小兒乳食結滯,肚大筋青,痞積疳積。”
2.寬中健脾:本品甘平,歸脾胃經,有健脾和胃之功,助運中焦運化升降,可治脾胃虛弱之泄瀉,升降失常之反胃嘔吐。
3.解毒消腫:本品味甘能和緩,性微寒能清熱,有解毒消腫之力,故《本草綱目》曰:“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
4.固澀止遺:《本草備要》論本品曰:“甘平,性澀”。又《本草經疏》載本品:“其氣通達大腸、膀胱二經。甘可補益升提,澀以收斂固澀,入大腸膀胱,能分清泌濁攝約膀胱,有固澀止遺之功,多用治遺尿,遺精等癥。
5.通淋利尿:膀胱濕熱,久蘊不解,煎熬尿液,凝為砂石,則為石淋。《中藏經》曰:“砂淋者,腹臍中隱痛,小便難,其痛不可忍,……宜乎急攻”。法當化石通淋止痛。《醫學衷中參西錄》曰:“雞內金,雞之脾胃也。
6.除熱止煩:《雜病源流犀燭》曰:“內熱心煩目煩,故煩者,但心中郁煩也……內熱屬有根之火,其原本于熱”。本品微寒,寒涼泄火清熱,煩因熱而生,熱去煩自止。故《名醫別錄》論本品:“除熱止煩”。
7.斂瘡生肌:《本草綱目》載,本品同綿絮焙末外搽,治發痛已潰。發背,乃發于背部膚表之陽性瘡瘍,患處焮紅,根囊高腫,劇烈疼痛,瘡面腐爛,形似蜂窩。本品局部外用,功專病所,化瘀生新,解毒泄火,風火毒去,瘡癰消復。
8.散結消瘀:雞內金,雞之脾胃,消化水谷之所,善化瘀積。《醫學衷中參西錄》曰:“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故臨床用治氣血瘀滯,經脈不利,痰濕聚結之痃癖、癓瘕、閉經等證。
9.截瘧:瘧邪于半表半里,徘徊不去,邪正相爭,往來寒熱。本品散積化瘀,開結除邪,和解少陽樞機,兼補后天脾胃。正如《本草綱目》所述用治“小兒瘧疾”更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