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屬手陽明大腸經,用力按壓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牙疼,尤其是風火牙痛,用拇指指腹按壓產生酸、麻、脹感,持續3-5分鐘后換另一側重復操作。
2、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咀嚼時肌肉隆起凹陷處,歸足陽明胃經,刺激可疏通經絡氣血止痛,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產生酸脹感,每次1-2分鐘,反復多次。
3、下關穴:在面部顴弓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中,是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陽膽經交會穴,用雙手中指或食指指腹輕輕按壓,有節律地進行按壓和放松,每次持續約30秒,重復數分鐘。但穴位按壓只能暫時緩解牙疼,嚴重口腔疾病引起的牙疼需及時就醫。
胃火牙疼按摩什么部位
1、內庭穴:足陽明胃經滎穴,位于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滎穴可清熱瀉火,按摩此穴能調節胃腸功能、清瀉胃火,減輕牙疼。用拇指指腹按壓,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每次3-5分鐘,每天2-3次,也可用牙簽點按。
2、厲兌穴:足陽明胃經井穴,在足趾第2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后方0.1寸。井穴用于急救和清熱,按摩此穴可清熱瀉火、消腫止痛,將胃經熱邪引出,緩解牙疼。采用掐按方式,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穴位,用力掐按產生強烈酸痛感,每次1-2分鐘,重復3-5次。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是足陽明胃經合穴,有調節胃腸功能、健脾和胃作用。按摩此穴可調節脾胃氣血運行,消除胃中積熱,從根源上緩解胃火過旺引起的牙疼。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力度適中產生酸脹感,每次5-10分鐘,每天1-2次。
怎樣止牙疼痛
1、鹽水漱口:利用鹽水殺菌消炎的作用,清潔口腔減少細菌滋生,緩解炎癥疼痛。將半茶匙鹽溶解在溫開水中,漱口30秒左右,每2-3小時重復一次。
2、冷敷:通過使局部血管收縮,降低神經末梢敏感性減輕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疼對應的臉頰部位,每次15-20分鐘,每天3-4次。
3、咬生姜片或花椒粒:生姜含有鎮痛、抗炎成分,花椒有麻醉止痛效果,將生姜切成薄片或取幾顆花椒粒咬在疼痛牙齒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