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一種寒冷相關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癥性的皮膚病,好發于初冬、早春季節,各年齡組均可發生,但多見于兒童、青年女性或末梢循環不良者。
治療方法
復溫
當從寒冷環境進入溫暖環境后,不要立刻用熱水浸泡凍瘡部位。應該先讓凍瘡部位在室溫下自然復溫,例如,將手或腳放在溫暖的室內空氣中,讓皮膚溫度緩慢回升。因為如果突然用熱水浸泡,會使局部血管迅速擴張,加重組織的損傷和疼痛。通常在室溫下放置15-30分鐘后,再用溫水(37-40℃左右)浸泡凍瘡部位,每次浸泡15-20分鐘,這樣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抬高患處
對于腳部或手部的凍瘡,如果可能的話,盡量將患處抬高。比如,當腳長凍瘡時,可以把腳放在凳子上,讓腳高于心臟水平位置。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促進血液回流,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因為凍瘡部位的腫脹會對周圍組織和神經產生壓迫,導致疼痛加劇,抬高患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壓迫。
外用藥物
凍瘡膏:這是緩解凍瘡疼痛的常用藥物。凍瘡膏中含有樟腦、硼酸、甘油等成分。樟腦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止痛止癢的作用;硼酸可以清潔、消炎;甘油能夠滋潤皮膚。將凍瘡膏均勻地涂抹在凍瘡部位,輕輕按摩至吸收,每天可使用2-3次,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和腫脹。
維生素E乳膏: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將維生素E乳膏涂抹在凍瘡部位,不僅可以緩解疼痛,還能幫助修復受損的皮膚組織。使用時,取適量乳膏輕輕涂抹在患處,然后輕輕按摩幾分鐘,讓乳膏充分吸收,每天可使用多次。
如何預防
01保暖防寒
在寒冷的天氣里,盡量減少暴露在寒冷環境中的時間,外出時要穿戴足夠暖和的衣物,如手套、帽子、圍巾、厚襪子及保暖的鞋子等,對手、耳、鼻等易患部位重點保護。
02保持干燥
潮濕會加重寒冷對皮膚的刺激,所以要盡量保持皮膚干燥,出汗后及時更換衣物、襪子等,避免長時間穿著濕冷的衣物。
03加強鍛煉
通過適當的運動,像跑步、跳繩、打球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耐寒能力,降低患凍瘡的風險。
04營養均衡
日常飲食中保證攝入充足的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以及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