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濕度低,大部分人都會出現皮膚變干、起屑的情況,正常情況下,都是季節變換帶來的,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引起的。
皮膚又干又癢的原因
皮膚缺水
這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在秋冬季節,空氣濕度較低,皮膚的水分蒸發速度加快。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皮膚的角質層含水量會下降,導致皮膚干燥。正常情況下,角質層的含水量應該在10%-30%左右,當含水量低于10%時,皮膚就會開始變得干燥、粗糙,進而引起瘙癢。
另外,過度清潔皮膚也會導致皮膚缺水。例如,頻繁使用強力清潔的肥皂或洗面奶,會去除皮膚表面的油脂,而這些油脂對于保持皮膚的水分有重要作用。皮膚失去了油脂的保護,水分更容易散失。
氣候變化
除了前面提到的秋冬季節空氣干燥外,寒冷的天氣也會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液供應。這會導致皮膚的營養物質和水分供應不足,引起皮膚干燥和瘙癢。相反,在炎熱干燥的環境中,皮膚水分蒸發過快,同樣會出現干燥問題。
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中也是一個因素。空調會降低室內空氣的濕度,而且如果直接對著空調出風口吹,皮膚的水分會快速流失,變得干燥。
洗浴習慣
洗澡水溫過高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層,使皮膚失去保護。同時,長時間的熱水浴會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而且,如果洗澡過于頻繁,每次洗澡都使用強力的沐浴產品,會進一步去除皮膚表面的油脂和水分,導致皮膚干燥和瘙癢。
哪些皮膚病會使皮膚干癢
1.雞皮膚
“雞皮膚”指的是醫學上的“毛周角化癥”,喜歡長在臉頰、上臂和大腿等部位,圍繞著毛囊長出很多小顆粒,顆粒中心往往有卷曲的汗毛,有的顆粒還能擠出白色的物質。同樣地,氣候干燥時,雞皮膚也會更明顯,像雞皮疙瘩似的。
2.泛脂性濕疹
乏脂性濕疹也叫干性濕疹,主要癥狀就是皮膚干燥、少油。通常與氣候干燥、暖氣空調、空氣相對濕度降低有關,這些原因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修復能力下降、皮膚保濕能力不足,于是皮膚干燥脫屑、劇烈瘙癢,嚴重者還會結黃痂、流膿液、甚至出現“碎瓷”般的裂紋,胳膊、腿、屁股等部位都可能會遭殃。
3.蛇皮膚
“蛇皮膚”指的是醫學上的“魚鱗病”,喜歡長在小腿,表現為不容易脫落的片狀皮屑,像蛇皮一樣。它的特點是舊的皮膚細胞脫落比較慢,小腿部位的皮膚干燥、粗糙、起皮屑,遇到換季后,天氣變冷、干燥,這些表現就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