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季、春季不少人都會飽受皮膚瘙癢的困擾,有人瘙癢劇烈,每次持續數小時,皮膚常被抓破出血感覺疼痛才能止癢,而有的人長時間也無法解決。為什么一到冬春季皮膚就癢呢?
皮膚為何干癢?
皮膚瘙癢癥,是指臨床上僅有瘙癢癥狀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的皮膚疾病,是冬季常見病、多發病。
主要原因是秋冬季氣溫下降,皮膚血管收縮,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減少,角質層的水分降低,皮膚變得脆弱,失去彈性,從而對外界變化和刺激變得敏感。而且老年人更易出現這種癥狀,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分泌機能減退,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皮膚干燥,失去潤滑保護作用;屏障功能減退,含水量降低。
秋冬洗澡注意事項
洗澡水不要太燙
到了秋冬季節,很多人喜歡洗燙一點的熱水澡,有人是因為怕冷,有人是為了解乏,還有人是單純覺得瘙癢的皮膚燙一下很舒服,但是小心過熱的水溫會帶走更多的皮脂,加重皮膚干燥,所以可能會越洗越干、越洗越癢!醫生建議,在保證浴室保暖條件的前提下,洗澡水溫控制在40℃左右即可。
洗澡不要太“干凈”
洗個澡花上半小時甚至一小時,或者使用清潔力很強的洗浴產品,大力清潔皮膚,都會破壞皮脂膜,使皮膚變得干燥、脆弱、敏感。因此,冬春季節洗澡可別一味追求干凈,洗澡時間應控制在15分鐘左右為宜,根據自身膚質換用較溫和的洗浴產品,減少搓澡、磨砂的頻次,不常出門的老人、嬰幼兒可僅用溫水清洗。
護膚品的選擇
夏季使用的保濕水乳到了秋冬會變得“力不從心”,這時我們需要涂抹含油量更高的膏霜狀保濕產品,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以阻止水分經皮丟失。
含有神經酰胺、角鯊烷、乳木果油、霍霍巴油等的保濕霜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有的產品含有凡士林之類的礦物油,可能會堵塞毛孔,加重痤瘡,所以痘痘肌應避免在面部使用這類產品。
另外,雖然冬天的太陽曬起來暖洋洋的讓人很舒服,但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依然存在。秋冬防曬依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