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早期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如果能及早發現并治療口腔癌,可以顯著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預后。下面一起來看看口腔癌的早期癥狀,以便大家能夠對此有所警覺。
口腔癌早期癥狀有哪些
口腔潰瘍:這是口腔癌最常見的早期癥狀之一。潰瘍通常不會愈合,并可能出現在舌頭、口腔黏膜、唇部或頰部。這些潰瘍可能形狀不規則、表面凹凸不平,并伴有疼痛或出血。
口腔出血:由于癌細胞侵犯了血管壁,導致血管脆弱并容易破裂出血。出血可能出現在牙齦、舌頭或口腔其他部位,且出血情況不易止住。
口腔腫塊或結節: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或結節,質地較硬,邊界不清,可能是腫瘤的表現。這些腫塊可能從正常黏膜中凸出,形狀不一,底部通常較硬且不易移動。
口腔疼痛或灼熱感:口腔癌可能導致局部疼痛或灼熱感,尤其在進食、咀嚼或吞咽時加重。這種疼痛可能持續存在,并隨著病情的惡化而加劇。
口腔顏色變化:口腔內出現顏色變化,如白斑、紅斑、斑點狀出血或混合顏色的斑塊,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號。
口腔感覺異常:癌細胞的生長和侵襲導致口腔神經受到損害,從而引起感覺異常,包括口腔麻木、刺痛或疼痛感等。此外,還可能出現味覺改變或喪失。
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癌可能導致咀嚼和吞咽困難,這是由于口腔內腫塊或疼痛的存在,影響了舌頭的運動和咀嚼肌肉的功能。
牙齒松動或脫落:腫瘤可能侵犯牙槽骨,導致牙齒松動或脫落。這也是口腔癌的一個潛在癥狀。
有口腔病史者如何預防口腔癌
1、疾病治療
積極治療現有疾病:對于口腔內尚未痊愈的疾病,如口腔潰瘍、牙齦炎、牙周炎等,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規范治療。例如,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可使用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如口腔潰瘍散、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等;牙齦炎、牙周炎患者則需要進行潔牙、刮治等牙周治療,以消除炎癥,避免炎癥長期刺激口腔黏膜導致癌變。
密切關注癌前病變:如果患有口腔白斑病、口腔紅斑病、口腔扁平苔蘚等癌前病變,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一般每3-6個月復查一次,以便醫生及時了解病變的發展情況,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切除等治療,以防止病變進一步發展為口腔癌。
2、生活習慣
保持口腔清潔:堅持每天早晚使用軟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正確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3分鐘,確保牙齒的每個面都能得到清潔。飯后或不方便刷牙時,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漱口,以減少食物殘渣和細菌在口腔內的殘留,降低細菌滋生引發口腔問題的風險。
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抗氧化物質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橙子、檸檬、菠菜、胡蘿卜等,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豆類等,有助于增強口腔黏膜的抵抗力。減少食用辛辣、過燙、腌制、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容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增加口腔癌的發病風險。
戒煙限酒:煙草中的致癌物質和酒精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損傷是導致口腔癌的重要因素。有口腔疾病病史者應堅決戒煙,同時限制酒精攝入,盡量做到少飲酒或不飲酒,以降低口腔癌的發生幾率。
3、日常防護
避免口腔黏膜損傷:不要咀嚼檳榔,避免因檳榔的粗纖維對口腔黏膜造成機械性損傷。同時,在佩戴假牙等口腔修復體時,要確保其合適、舒適,避免因假牙不合適而摩擦口腔黏膜,導致黏膜破損、潰瘍等,為癌細胞的滋生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