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作為一個常見的口腔問題,其成因復雜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口腔衛生不佳、飲食習慣、系統疾病或藥物副作用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口臭?
口臭是指從口腔或其他充滿空氣的空腔中如鼻、鼻竇、咽,所散發出的臭氣,它嚴重影響人們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將口臭作為一種疾病來進行報道。調查顯示,中國口臭患病率為27.5%。而在西方國家,則為50%。全球約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提到口臭這一話題,我們或許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誤解或偏見。但實際上,并非每個人都有口臭,這是一個需要科學認知的誤區。
口臭的類型
1、口源性口臭
研究表明,病理性口臭90%來自于口腔,稱為“口源性口臭”,患有齲齒、牙齦炎、牙周炎、口腔壞死性炎癥等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其分解產生出揮發性硫化物(它的成分和屁有點相似)和酸類等分解物質,從而產生口臭。
2、非口源性口臭
還有10%的口臭由口腔外的原因引起的則稱為“非口源性口臭”。
咽、喉、鼻腔、肺和胃,這些和口腔鄰近的器官都可能成為氣味的來源。所以,如果口腔沒問題,就得考慮鼻竇炎、扁桃體炎、咽喉炎、胃炎、胃潰瘍、肝炎、腎病、糖尿病、尿毒癥等可能性;白血病、維生素缺乏、重金屬中毒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口臭。
3、生理性口臭
指因為不注意口腔衛生、不良的生活衛生習慣引起的短暫口臭。如:食用刺激性食品、吸煙、長期飲酒、食肉、熬夜、過度疲勞等。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是每天工作生活的日常行為,但如果因“口臭”而不敢與他人近距離交往從而產生自卑、敏感等心理影響正常的生活交流令人十分苦惱。
如何應對
刷牙記得刷舌苔
每天早晚刷完牙齒的時候,要記得用軟毛牙刷清潔舌苔。建議從舌根部往舌尖刷10次,動作力度應輕柔,以免損傷舌組織。
舌苔上有大量的食物殘渣和細菌,如果沒有及時清潔會造成更多細菌滋生,并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使用牙線或牙縫刷進行清潔
建議用較細的牙線,不容易損傷牙齒使牙縫變寬,牙縫較寬者可自行選擇。將牙線從上往下嵌入牙縫內,經過較緊部位時稍微用力但不可過猛,以免損傷牙齦。牙線不僅可以有效地清除牙齒間隙中的食物殘渣碎屑,更能有效地清除牙縫中的牙菌斑、軟垢,保證牙齒和牙周組織的健康。
飯后及時漱口
吃完飯后可以使用溫水、淡茶水或漱口水進行漱口,能夠沖刷掉食物殘渣與異味,有利于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