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凍瘡是寒冷季節常見的病理性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人體暴露的皮膚中。此外,長時間站在寒冷的戶外,四肢活動不足或衣服太緊都會導致外周血液循環紊亂,誘發凍瘡。那么,你知道凍瘡每年都會復發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手
凍瘡每年都會復發嗎
凍瘡通常是皮膚組織內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常見的癥狀有手腳發癢、皮膚紅斑、皮膚腫脹、皮膚水皰等。一般來說,若日常護理得當,比如局部保暖工作較好、注意所處環境的溫度、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等,可以促進皮膚組織內血液循環,有效預防局部組織的壞死樣改變,凍瘡通常是不會復發的;若日常護理不當,比如經常接觸冷空氣或者冷水、手腳出汗后不及時處理等,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可能會導致凍瘡復發。
凍瘡是寒冷季節常見的病理性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人體暴露的皮膚中。此外,長時間站在寒冷的戶外,四肢活動不足或衣服太緊都會導致外周血液循環紊亂,誘發凍瘡。凍瘡的根本原因是血液循環不良。因為在寒冷的冬天,血管會收縮。從長遠來看,血管會因癱瘓而擴張,靜脈會充血,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室內的溫度,可以選擇厚手套、熱水袋等保暖措施,外出時盡量避免患處皮膚的暴露,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強身體抵抗力、改善血液循環。
手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凍瘡
兒童和青少年:兒童、青少年的體溫調節能力還不完善,皮下血管對寒冷刺激的反應更為敏感,在低溫環境下,皮膚血管容易急劇收縮,致使局部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引發凍瘡。而且他們常在戶外玩耍,暴露在寒冷空氣中的時間相對較長,四肢、耳朵等部位就更容易中招。
女性:女性相較于男性,皮下脂肪較厚,熱量更易從體表散發,保暖難度較大。尤其是經期女性,身體激素水平波動,會影響血管收縮功能,導致末梢血液循環變差,遇上低溫,手腳等部位就極易出現凍瘡。
老年人: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新陳代謝減緩,血液循環本身就比較緩慢,皮膚的血管彈性也變差,難以適應寒冷刺激,所以在寒冷季節,耳部、腳部等部位也常被凍瘡困擾。
戶外工作者:比如交警、環衛工、快遞員等,他們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中工作,身體長時間受低溫侵襲,即便穿著防寒衣物,四肢、面部等部位也很難一直維持溫暖,凍瘡發生概率自然更高。
末梢血液循環差的人:患有雷諾氏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血管功能存在障礙,血液輸送到肢體末端受阻,一旦遭遇低溫,就極易形成凍瘡。另外,體型偏瘦的人,脂肪層薄,保暖性差,也容易患上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