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縫脫皮可能是腳氣的癥狀之一,但并非絕對的診斷標準。腳氣,也稱為足癬,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皮膚病,其典型表現包括瘙癢、水泡、脫皮、糜爛等。然而,腳趾縫脫皮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濕疹、接觸性皮炎等。
腳氣的感染時期
早期:有水皰、伴隨瘙癢
1、典型就是有水皰,但是密度不大;
2、皮膚騷擾,會開始不停的想撓;
有以上任何一種情況就可以及時治療了,這時是治療的最佳時間。
中期:水皰開始破裂,出現蛻皮
1、腳趾間水皰開始逐漸破裂;
2、腳底,腳趾間有蛻皮的現象。
有以上任何一種情況,說明感染腳氣概率為90%。
中晚期:糜爛、增厚
1、腳趾間水皰密集,而且感染嚴重;
2、腳趾間已經開始糜爛,膿腫,有液體流出;
3、由于感染時間長,氣味比較大;
4、指甲開始泛黃,并且有增厚的跡象;
有以上任何二種情況,說明感染腳氣的概率為92%。
晚期:干燥、開裂、角化
1、皮膚干燥,泛白;
2、死皮增多,異常瘙癢;
3、感染的位置相對集中,皮膚角質層增厚;
4、真菌侵入指甲,引起指甲增厚,發黃,并且有豆腐渣狀態。
如何科學修護腳氣
1.保持雙足干燥
真菌有一個特點,是在環境潮濕或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生長得特別快,這也是梅雨季節物品容易發霉的原因。
由于自然環境中普遍存在導致腳氣的真菌,因此我們很難完全從源頭上杜絕與這些真菌接觸,最主要的是保持足部的干爽,不給真菌在我們腳皮上繁衍生息的環境。因此預防腳氣最好的辦法是保持足部清爽干燥,鞋襪勤換洗,鞋襪勤晾曬消毒。
2.規范用產品
真菌生命力非常頑強,幾次用產品后癥狀可得到緩解,但真菌未完全殺死,所以至少需堅持4周左右持續用產品;用產品要足量足療程。
腳氣修護要分類分型,對于不一樣類型的腳氣,通常都會使用不一樣的方法進行修護。
腳氣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用產品僅僅涂抹在感染部位,往往達不到修護效果,所以康復時一定要與身上其他癬菌一同修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