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嚴重傳染病,主要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逐漸喪失功能。那么,得了艾滋病有什么癥狀呢?
得了艾滋病有什么癥狀
一、急性期(早期感染)
發熱:體溫升高,可能伴有寒戰、乏力等癥狀。這是機體對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
淋巴結腫大: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的淋巴結可能腫大,觸摸時可能有疼痛或壓痛。
咽喉痛:艾滋病病毒可以感染口腔和咽喉黏膜,導致炎癥和疼痛。
盜汗:夜間或不適當的情況下出現劇烈盜汗,導致衣物和床單濕透。
皮疹:皮膚可能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形態各異的皮疹,可能伴有瘙癢、灼熱感或疼痛。
其他:還可能出現頭痛、肌肉和關節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二、無癥狀期
無癥狀期是由急性期進入的一個階段,此時免疫系統和病毒達成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患者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但體內HIV仍在持續復制。這一階段可能持續6~8年甚至更長時間。
三、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HIV感染的最終階段,此時免疫系統已嚴重受損,患者容易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具體癥狀包括:
持續性發熱:體溫持續升高,可能超過37.8攝氏度。
體重下降:由于食欲減退、吸收和利用營養物質的能力下降,導致體重明顯減輕。
頻繁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口腔感染等。這是因為免疫系統受損,病原體更容易侵入機體。
神經系統癥狀: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行為異常等。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抽搐、癱瘓等癥狀。
腫瘤:如卡波西肉瘤等惡性腫瘤的發生。
艾滋病怎么治療
一、抗HIV治療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這是目前艾滋病治療的核心,通過聯合使用多種抗病毒藥物,抑制HIV的復制,降低病毒載量,從而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如拉米夫定、齊多夫定)、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如依非韋倫)、蛋白酶抑制劑(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等。
外用藥物:對于艾滋病引起的皮膚病變,如皰疹狀疙瘩,可以遵醫囑使用涂抹類藥物進行治療,如斑蝥素乳膏、鬼臼毒素軟膏等,這些藥物能抑制病毒細胞的活力,減少病毒復制,并起到止癢、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免疫調節藥物:
使用免疫調節藥物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減少機會性感染的發生。例如,α-干擾素具有抗病毒復制和免疫調節作用,可用于早期治療HIV感染。此外,IL-2、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也可以改善機體的防御功能。
二、機會性感染的防治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統受損,容易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預防和治療機會性感染是艾滋病治療的重要部分。根據患者的CD4+T細胞計數和臨床表現,醫生會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進行預防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