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屬于水生類甲殼節肢動物,身體內的營養價值比較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甲殼素、鈣離子、鎂離子和鐵離子。適量的吃螃蟹不但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而且可以加速骨骼生長,有美白皮膚的功效。但是需要注意螃蟹屬于寒涼性質的食物,吃多之后容易刺激胃腸道,會引發腹瀉現象。而且螃蟹屬于發物,過敏性體質的人群不建議食用。
一、螃蟹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解毒
螃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結化瘀、利濕退黃、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主散諸熱,治胃氣,理筋脈,消食。但注意: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
2.舒筋活血
螃蟹養筋活血、通經絡、補骨添髓的功效。對于損傷、淤血、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特別適合跌打損傷、骨折淤腫之人食用。
3.提高免疫功能
螃蟹中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如氨基酸、鈣、鐵、硒、鋅、鉀、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有助于促進人體組織細胞的修復與合成,提高免疫功能。
二、吃螃蟹的副作用
1、不吃死蟹:因為死蟹體內的寄生細菌會繁殖并擴散到蟹肉中,即使煮熟,毒素仍不易被破壞,食用后會引起惡心嘔吐,面頰潮紅,心跳加速等。
2、不吃隔夜蟹:容易導致組氨酸中毒。蟹最好現蒸現吃,一般不要超過4小時。
3、不吃生蟹、醉蟹:極易誘發肺吸蟲病,引起咳嗽咯血。
4、不吃四“部件”:必須除盡蟹腮,蟹腸,蟹心(俗稱六角板),蟹胃。
5、不過量食用:螃蟹性寒,蟹黃中的膽固醇又很高,一般人每次吃螃蟹時,以2只為限,一周內不可超過3次食用。
6、不與茶水、柿子、花生、冷飲等同食,容易引起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