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醫理論中,濕氣被認為是導致人體多種不適的元兇之一。濕氣過重,可能會引起身體疲乏、關節痛、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適時地排除體內濕氣,對于保持健康至關重要。
艾葉泡腳
艾葉和鹽水泡腳,可以達到促血液循環、驅寒祛濕、治感冒等效果。
1、祛虛火、寒火
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只要是發生上述疾病時,就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一般連泡數次,也就是2-3天后。
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2、驅寒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涼氣血運行就會不暢,導致身體不適。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作用,天天用熱水泡腳本來就有促進血液循環趕走體內濕寒的功效,況且艾葉能通十二經絡,調理陰陽。經絡通暢的人,氣血就會跟著暢通,而氣血健康的人,體內寒氣自然也就無處可待。
3、治感冒
當受涼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渾身酸疼或伴有發燒時,都可以用艾葉水泡腳,要泡到身體發汗,還必須同時喝生姜紅糖水。發熱時加蔥白,有咳嗽時加幾瓣大蒜,要連喝幾次,喝到身體發熱了,不再渾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開水,將病毒及寒火及時排出,并注意休息,你的感冒會很快痊愈。
泡腳的不同功效
感冒:食鹽泡腳
鹽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去除足部的寒氣,這樣就可以達到治療感冒的作用。
在熱水中加食鹽約50克左右,50克生姜。泡腳時,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后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涼時可續加熱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溫時及時擦干腳部,蓋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覺就好了。
腹瀉:艾葉泡腳
夏季氣溫高,細菌大量繁殖,飲食稍微不注意或者吃涼較多就容易腹瀉,除了就醫外,可以選擇艾葉泡腳緩解。
取干艾葉100克,先用水將艾葉煮開,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再泡腳;或用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再加熱泡腳。
祛濕:老姜泡腳
俗話說:夏季濕氣正當時!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祛濕,可以選擇老姜泡腳。
取老姜30克,加入水中煮沸,水溫后泡腳,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改善風濕關節疼痛的作用。
防暑:藿香泡腳
夏季用泡腳,是祛除濕氣、消解暑熱的好方法。
取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用大火煎煮40分鐘左右,再用小火煎熬,藥液剩下1升,取出汁液,再加水2升煎至1升,將兩份藥汁放在盆中,浸泡雙足,藥液以泡過足踝為度,在浸洗過程同時進行足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