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新生命降臨的過程中,每個準媽媽都盼著孕期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可是,流產是很多家庭都害怕遇到的風險。有統計顯示,大概15%-20%的臨床妊娠最后是以自然流產結束的,而且大部分流產都發生在懷孕早期。為了躲開流產風險,懂得科學的孕期保健方法,并且照著做,這很關鍵。
懷孕后如何避免流產風險
定期產檢:定期去做產前檢查,醫生就能早點發現那些可能影響胎兒健康的問題,然后及時處理。比如說甲狀腺功能不正常,要是不及時發現,甲狀腺激素分泌有問題,就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增加流產風險。還有血糖控制不好,孕婦要是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老是偏高,也會對胎兒不利。通過產檢,醫生可以監測這些指標,給出相應的治療或調整建議,保障胎兒健康成長。
健康飲食:懷孕的時候,要吃各種有營養的東西,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這些都得有。這里面葉酸特別重要,多補充葉酸,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還能降低流產風險。像綠葉蔬菜、豆類、全麥食品里都有葉酸。孕婦可以多吃點這些食物,要是食物里的葉酸不夠,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吃葉酸補充劑。同時,其他營養成分也不能少,要保證營養均衡,這樣才能給胎兒提供足夠的養分。
適量運動:做一些合適的運動,像散散步、做做孕婦瑜伽,能讓身體更健康。不過,可別做太劇烈的運動,也別干重體力活。劇烈運動可能會讓孕婦身體負擔太重,刺激子宮收縮,就容易引發流產。重體力勞動也一樣,會增加腹部壓力,對胎兒不好。所以,孕婦運動要適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運動時間和強度也要控制好。
避免有害物質:孕婦一定要戒煙,酒也要少喝。二手煙對孕婦和胎兒危害很大,里面的有害物質會通過空氣被孕婦吸進去,影響胎兒發育。還有那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像裝修材料里的甲醛、苯這些,也要離得遠遠的。接觸這些有害物質,不光容易流產,還可能引起其他孕期并發癥,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有嚴重威脅。
情緒管理:孕婦要盡量保持樂觀的心態,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也別老是焦慮。因為長時間精神緊張,身體里的激素水平會受影響,激素一亂,就可能增加流產風險。比如說,有的孕婦因為擔心胎兒健康,整天愁眉苦臉,壓力特別大,結果身體內分泌失調,就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孕婦要學會調節情緒,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聊天,也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放松心情。
孕期的常見誤區
過度補充營養:孕期確實需要比平時多補充一些營養,可要是補得太多,孕婦體重就會長得太快。體重增長過快,就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這些病。得了這些病,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好,生產的時候也會增加風險。所以,孕婦吃東西要適量,別覺得多吃就是對胎兒好,得講究營養均衡。
完全停止運動:除非醫生專門說不讓運動,要不然,適量運動對孕婦是有好處的。運動能讓孕婦身體保持良好狀態,增強體質,還能緩解孕期的一些不適,像水腫、腰酸背痛這些。要是一點運動都不做,身體機能可能會下降,反而不利于孕期健康。所以,孕婦不要因為懷孕就整天躺著不動,適當活動活動對自己和胎兒都有益。
忽視心理健康:懷孕的時候,孕婦情緒有波動很正常。但是,如果長時間心情不好,一直抑郁或者焦慮,那就得重視起來,得有人幫忙干預一下。因為情緒不好會影響身體內分泌,進而影響胎兒發育。家里人要多關心孕婦,要是孕婦自己感覺情緒問題比較嚴重,也可以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聊聊,讓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