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懷孕七個月的女性來說,胎兒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了。但是如果出現陰道流血,孕媽媽們可要警惕,因為懷孕中后期陰道出血意味著某種疾病的發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懷孕中后期陰道出血的幾種可能性。
一、前置胎盤
正常懷孕時,胎盤是附著在子宮壁的前壁、后壁或頂部,如果胎盤附著于子宮的部位過低,遮住了子宮頸內口,阻塞了胎兒先露部,即稱為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的發生率約為1/200,臨床上依據胎盤覆蓋子宮內口的程度,分為4種類型:完全性、部分性、邊緣性及低位性。由于子宮會隨著懷孕周數增加而變大,胎盤位置也會隨之向上提升。如果在孕8個月之后,仍有完全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盤,則陰道出血的幾率大為提高。
由于妊娠晚期或臨產后子宮下段逐漸伸展,而位于子宮內口的胎盤不能相應地伸展,導致前置部分的胎盤從其附著處剝離,使血竇破裂而出血。初次流血量通常不多,剝離處血液凝固后,出血可暫時停止,偶爾有第一次出血量就很多的情況。
隨著子宮下段不斷伸展,出血往往會反復發生,并且量越來越多。前置胎盤的類型不同,出血的特點也不一樣。完全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稱為“警戒性出血”;邊緣性前置胎盤出血多發生在妊娠晚期或臨產后,出血量較少;部分性前置胎盤的初次出血時間、出血量及反復出血次數介于兩者之間。
由于反復多次或大量陰道流血,孕婦可出現貧血,出血量越多則貧血程度越重。出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還能導致胎兒缺氧、窘迫,甚至死亡。
二、胎盤早起剝離
正常情況下,胎盤在胎兒產出后才剝離;胎兒娩出前,胎盤部分或完全地與子宮壁分離,則稱為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進展相當快,如果處理不及時,可能危及母親和胎兒的生命。
臨床上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外出血型及內出血型。外出血型胎盤早期剝離的主要癥狀為陰道出血,出血量一般較多,顏色暗紅,會伴有輕度腹痛。內出血型胎盤早期剝離的情況較嚴重,多發生在重度妊娠高血壓孕婦身上,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或腰酸,陰道可能僅有少量流血或完全沒有流血,其程度因剝離面積大小及胎盤后積血多少而異,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
一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胎兒即處于極度危險的情況,必須及時終止妊娠,盡快施行剖宮產手術,以挽救孕婦和胎兒的生命。
三、早產
從懷孕4個月開始,子宮每天會不定時收縮幾秒鐘,醫學上稱為“無痛性收縮”,屬正常現象。如果在懷孕37周以前子宮收縮的頻率增加,下腹有強烈的下墜感或疼痛感,陰道出血,腰酸,陰唇抽痛,這些都是早產的癥狀,要馬上就醫。只要充分休息,配合藥物治療(嚴重者需要住院治療),大多數孕婦都可以順利妊娠至足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