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養(yǎng)生的季節(jié)。身體的變化和氣候的轉變可能導致一些健康問題,同時選擇適當?shù)酿B(yǎng)生食物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在秋季,喝粥是一種常見的養(yǎng)生方式。
適合秋季的養(yǎng)生粥
1.胡蘿卜粥:將150克胡蘿卜去皮、清洗后切碎,與100克大米一起煮成粥。胡蘿卜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臟的作用,適用于便秘、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情況。
2.枸杞粥:將30克枸杞和100克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枸杞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情況。
3.鮮藕粥:將250克粳米和100克鮮藕加水煮成粥。熟藕具有補血生津、健脾開胃、除燥潤肺的作用,適用于肺胃有熱、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損傷、瘀血滯留等情況。
4.黑芝麻粥:將炒熟的黑芝麻研細,每次取25克加入100克粳米煮成粥,最后加入1匙蜂蜜熬至粥稠。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適用于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秘結、病后虛弱、須發(fā)早白、婦女產(chǎn)后乳少等情況。
5.白木耳粥:將250克粳米和15克白木耳加水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適用于陰虛內熱咳嗽、氣陰兩虛等情況。
6.菊花粥:先將30克菊花煎湯取汁,再加入100克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癥,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秋季是腹瀉高發(fā)的季節(jié),其中以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較為常見。腹瀉的癥狀包括發(fā)熱、腹瀉、嘔吐等,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
應對秋季腹瀉的方法和預防措施:
1.多飲水:腹瀉會導致身體脫水,因此要多喝水以補充體液。可以選擇溫開水、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水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膩和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腸道。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粥、面條和煮熟的蔬菜,有助于減輕腸胃負擔。
3.補充益生菌:腹瀉后腸道菌群可能受到破壞,可以通過補充益生菌來幫助恢復腸道健康。可以選擇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或益生菌制劑來幫助恢復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數(shù)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有助于改善腸道健康。
4.注意飲食:在秋季腹瀉期間,飲食方面需要特別注意。除了避免刺激性食物,還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面條、煮熟的蔬菜等。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纖維,以減輕腸道負擔。同時,注意分餐具、兒童餐具的衛(wèi)生,避免交叉感染。
5.注意個人衛(wèi)生習慣: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對于預防腹瀉非常重要。勤洗手,特別是在接觸食物、上廁所后要徹底洗手,以減少病菌傳播的風險。
6.及時就醫(yī):如果腹瀉癥狀嚴重或持續(xù)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包括口服補液、藥物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