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篩查這項檢查,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但是有的時候,做唐氏篩查醫生會提到一個詞:唐氏篩查低風險。很多人對這個不了解。那么,唐氏篩查低風險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介紹
唐氏篩查低風險的結果,說明胎兒發生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查21三色、18三色、開放神經管畸形,根據不同孕周有一個正常值的測算,每個測算結果經過計算機的統計之后都會有一個數值,結果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高風險,一種是低風險。低風險說明胎兒沒有什么危險,高風險就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取胎兒的細胞來看看胎兒是否確實存在。
如何看化驗單
唐篩檢查是化驗孕婦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β-hCG)、游離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 A)的濃度,并結合孕婦的年齡,運用計算機精密計算出每一位孕婦懷有唐氏癥胎兒的危險性。甲型胎兒蛋白(AFP)一般范圍為0.7-2.5MOM。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游離雌三醇(uE3)越低和抑制素A(Inhibin A)越高,胎兒患唐氏癥的機會越高。另外,醫生還會將甲胎蛋白值、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值、游離雌三醇值和抑制素A值以及孕婦的年齡、體重、懷孕周數輸入電腦,由電腦風險評估軟件算出胎兒出現唐氏癥的危險性,不同醫院使用的標準不一樣,如果化驗結果標明的幾率(如1/100)大于正常參考值幾率(如1/275),則結果為陽性,表示胎兒患病的幾率較高,應進一步做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