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來第一次月經預示著新媽媽的健康恢復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有時候來月經會出現血塊的現象,那么,產后月經有血塊是怎么回事呢?如何改善?
一、月經有血塊怎么回事
月經是由于卵巢激素周期性變化引起子宮內膜周期性的脫落而導致的陰道出血,月經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環周期,通常情況下一個月來一次,一次要經歷3-7天左右。正常月經血是暗紅色、不凝固的血液,沒有紫暗色血塊。血中含有少量的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和陰道脫落的上皮細胞。當出現了較大的內膜脫落時,就會有血塊出現,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旦發生有血塊的月經,常伴有痛經。
二、月經有血塊的改善方式
1、注意保暖
如果天氣寒冷,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多穿衣服保暖,如果有痛經的癥狀,可以采用暖水袋外敷在肚子部位等方法,也減少月經有血塊的可能性。
2、飲食上忌生冷
到經期結束前,食物要以溫熱為主。炭烤,油炸,辛辣或者腌漬品要少吃,忌吃西瓜、梨、椰子、葡萄柚,以免影響血管受縮。
3、避免過勞
如果休息不足,對正常月經周期也有影響,在月經期,女性身體容易疲勞,這個時期里更應該注意休息,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