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舒緩肩頸疼痛:肩井穴是肩部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該穴有助于放松肩頸部的肌肉,緩解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勞累等原因引起的肩頸疼痛。對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推揉肩井穴能改善疾病癥狀,減輕因神經(jīng)根壓迫而導致的上肢麻木、酸脹感。
2、促進血液循環(huán):肩井穴的按摩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氣血流通,有助于緩解因血液循環(huán)不暢引起的肩頸不適。在椎動脈型頸椎病治療中,按揉肩井穴能擴張椎動脈,改善腦部血液供應,增加細胞含氧量,從而改善頭痛、頭暈的癥狀。
3、疏通經(jīng)絡(luò):肩井穴屬于手太陽小腸經(jīng)和足少陽膽經(jīng),按摩能夠疏通這兩條經(jīng)絡(luò),調(diào)和陰陽,有助于平衡體內(nèi)的氣血運行。肩井穴的疏通作用還能緩解上肢麻木、無力等癥狀,促進上肢的氣血流通。
4、緩解壓力和疲勞:肩井穴的按摩可以刺激身體內(nèi)的神經(jīng)末梢,促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放松,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減輕身體疲勞感。對于長期伏案工作、體力勞動等引起的身體疲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5、調(diào)和氣機:肩井穴位于小腸經(jīng)的起始部,按摩該穴可以調(diào)和氣機,有助于平衡人體的氣機運行。通過促進氣血的流通,可以緩解因氣機不暢引起的不適癥狀,如頭暈、頭痛等,使身體恢復平衡和舒適感。
6、輔助治療疾病:肩井穴還可用于治療乳腺炎、肩周炎、肺炎、扁桃體炎等多種炎癥。對于感冒患者,推拿、提拉肩井穴有利于振奮陽氣,輔助治療感冒。孕婦乳汁不足時,可以按摩、針刺、艾灸肩井穴,發(fā)揮通乳的作用(但需注意,孕婦應禁用或慎用,以避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7、保健作用:肩井穴是常用的頸肩部保健穴位,長期堅持按摩肩井穴,不但能夠遠離肩部疼痛的困擾,還能活血散瘀,使全身都感覺舒適。
怎么找肩井穴的準確位置
1、確定大椎穴:正坐低頭,確定后正中線,即在背部中央所做的垂直線。在后正中線上找到頸背部的交界處的椎骨,此處有一高突,該高突能夠隨著頸部左右擺動而轉(zhuǎn)動,即第七頸椎的棘突。第七頸椎棘突下有一凹陷,即大椎穴。
2、確定肩峰端:肩峰是肩膀中間最外側(cè)的骨頭,即順著肩膀上的骨頭往外摸到的最高點。
3、找到肩井穴:連接大椎穴與肩峰端,取這兩點連線的中點,即為肩井穴。也可以用手指拼攏,食指靠頸,中指尖到達處即是肩井穴。
中醫(yī)按摩肩井穴的手法
1、指揉法:用單手或雙手拇指指腹置于肩井穴上。拇指和前臂部主動用力,以穴位為中心,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的揉動。每次揉動3至5分鐘,力度適中,以產(chǎn)生酸脹感為宜。
2、拿捏法:用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用力,拿捏肩井部位的肌肉。從上至下,反復操作5至10次,可緩解肌肉緊張。也可以將拇指放置在肩井穴上,其他四指輕扶于肩前,用力將整個肩部肌肉提拿起來,然后交替進行放松和用力。
3、拍打法:用手掌輕輕拍打肩井穴及周圍區(qū)域。力度適中,每次拍打20至30下,可促進氣血流通。
4、搓摩法:用手掌在肩井穴周圍來回搓摩,可雙手同時進行。以局部發(fā)熱為度,每次搓摩2至3分鐘。
5、按法:用拇指指端或螺紋面按壓肩井穴。其余四指張開,按壓時用力要由輕到重,穩(wěn)而持續(xù)。
6、掌根推法:以掌根為著力點于肩井穴。由肩井穴推向兩側(cè),若需要增大壓力時,可用另一手重疊緩慢推進。
7、牽拉搖動法:一手中指按壓肩井穴,另一手緊握患者的食指和無名指。然后牽拉和搖動上肢,重復進行20至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