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按摩是用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通過手掌、大魚際等部位作用于局部穴位,可促進臟腑功能。那么,你知道肚子疼按摩哪個穴位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肚子疼
肚子疼按摩哪個穴位
1、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易找法是將一手拇指、食指張開,以另一手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拇指尖下便是合谷穴。合谷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中醫講“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它可調節全身的氣機,有行氣止痛、通經活絡之效,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肚子疼,尤其是因氣血不暢、腸胃痙攣導致的疼痛,能起到快速緩解的作用。
2、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具體是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四橫指寬處,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被稱作“保健要穴”,按摩它能調節脾胃功能,扶正祛邪,對于因脾胃虛弱、飲食不節造成的胃脘疼痛、腹部脹痛,有很好的調理、止痛功效,還可增強腸胃蠕動,改善消化。
3、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定位時,可先找到肚臍,往上量四橫指(自身手指)的距離便是。中脘是胃之募穴,也是八會穴之腑會,人體臟腑的氣機皆匯聚于此,刺激該穴位可直接調節胃腑功能,消食導滯、和胃健脾,對于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等引發的肚子疼,按摩中脘穴效果顯著。
4、內關穴
位于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可先找到腕橫紋,往上量兩橫指的位置,兩根肌腱之間的凹陷就是內關穴。內關穴歸屬于手厥陰心包經,擅于調節心胸、胃脘部的氣機,不僅能緩解心痛、心悸,對于胃脘疼痛、惡心、嘔吐等腹部不適,通過調節心包經經氣,也能起到寬胸理氣、和胃止痛的作用。
5、天樞穴
在臍中旁開2寸,也就是肚臍兩側大約三橫指寬的地方。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是大腸的募穴,主要調節大腸功能,當出現便秘、腹瀉、腸道痙攣等腸道問題引發肚子疼時,按摩天樞穴能調節腸道的蠕動、傳導糟粕,達到緩急止痛的目的。
肚子疼
肚子疼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肚子疼通常是指腹痛,可能與飲食不當、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因素有關。
1.飲食不當:大量攝入辛辣、生冷的食物,比如辣椒、冰淇淋等,可能對胃腸道造成較大刺激,引起腹痛的癥狀。此時應對飲食進行調整,保持飲食清淡、營養,同時加強腹部保暖,通常可緩解癥狀。
2.消化不良:進食速度過快、胃腸道蠕動速度較慢等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痛、腹脹等癥狀。
3.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飲咖啡等可能導致該疾病,引起腹痛、惡心等癥狀。
4.慢性腸炎:食用不潔的食物、細菌感染等可能誘發慢性腸炎,使患者出現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
5.潰瘍性結腸炎:該疾病可能與遺傳、腸道內菌群紊亂等因素有一定關系,通常伴隨腹瀉、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等癥狀。在發病期間患者可以食用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如果癥狀未見好轉,患者應及時就醫并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