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鼻腔通氣不暢,是鼻及鼻竇疾病的常見癥狀,鼻塞可呈間歇性、交替性、陣發性、進行性或持續性,可為單側,也可為雙側。按摩穴位主要是通過刺激人體經絡系統來調節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那么,你知道鼻子不通按什么穴位可以幫助緩解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鼻子不通
鼻子不通按什么穴位
1、迎香穴
位置: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輕輕按揉迎香穴,一般每次按揉1-2分鐘,然后松開,重復操作10-15次。也可以采用點按的方式,用手指點住迎香穴,輕輕按壓,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3-5秒,重復20-30次。迎香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起到通利鼻竅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鼻子不通氣的癥狀,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鼻塞,如感冒、鼻炎等導致的鼻塞都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2、印堂穴
位置:在兩眉之間。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住印堂穴周圍的皮膚,輕輕向上提拉,然后松開,重復操作10-15次;也可以用中指指腹按揉印堂穴,按揉時以穴位為中心做小幅度的環形揉動,力度適中,每次按揉3-5分鐘。印堂穴有疏風清熱、寧心安神的作用,按摩此穴位可以調節頭部的氣血運行,對于因外感風熱或風寒等引起的鼻子不通氣有輔助治療作用,能夠幫助減輕鼻腔黏膜的充血和腫脹,從而緩解鼻塞。
3、風池穴
位置: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外緣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在風池穴上,其余四指放在頭部兩側。先按揉風池穴,按揉時力度適中,以穴位處產生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揉2-3分鐘;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風池穴周圍的皮膚,向上提拉,每次提拉3-5秒,重復10-15次。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穴位,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疏風解表、通利官竅,對于感冒引起的鼻子不通氣、流鼻涕等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同時還能緩解頭痛、頭暈等伴隨癥狀。
合谷
4、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合谷穴,按壓時力度以產生明顯的酸脹感為度,每次按壓1-2分鐘,然后松開,重復操作10-15次;也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合谷穴,進行揉動,每次揉2-3分鐘。合谷穴是常用的保健穴位,它有疏風解表、行氣活血的作用,按摩合谷穴可以調節身體的氣血運行,對于外感引起的鼻子不通氣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能夠幫助減輕鼻腔的炎癥反應,緩解鼻塞癥狀。
鼻子不通氣按摩哪里有用
1.迎香:該穴位在鼻翼外緣的中點旁,適當按摩有通利鼻竅、疏散風熱的功效,有助于緩解鼻塞的癥狀。
2.風池:該穴位在頸部,位于枕骨之下。長時間處于寒冷環境中,可能導致身體受涼,從而引起鼻塞。此時適當按摩風池有疏風解表的功效,可以改善鼻塞、頭痛等癥狀。
3.合谷:此穴位在手背,遵醫囑適當按摩有疏風解表、通鼻的功效,可以緩解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對鼻塞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印堂:該穴位在前額,其位于兩眉頭的中間,有寧心安神、明目通鼻的功效。適當按摩該穴位可緩解失眠、頭痛等癥狀。
5.尺澤:此穴位位于肘橫紋上,屬于手太陰肺經,適當按摩也可起到緩解鼻塞的作用。
鼻塞患者可遵醫囑進行按摩,有助于改善不適。若鼻塞的癥狀持續不能緩解,建議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