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門穴: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心經原穴,寧心安神。可懸灸或用艾灸盒溫和灸,距離皮膚2-3厘米,每次10-15分鐘。
2、內關穴: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調節心經、心包經氣血,寧心安神。可采用回旋灸,距離皮膚3-5厘米,每次15-20分鐘。
3、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諸陽之會,醒腦安神。采用溫和灸,垂直對準穴位,距離皮膚3-5厘米,每次10-15分鐘,注意防燙傷。
4、涌泉穴: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引火歸元,交通心腎。可艾炷灸每次3-5壯,或艾條灸距離皮膚3-5厘米,每次15-20分鐘,灸后注意足部保暖。
5、三陰交穴: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肝、脾、腎三條陰經交會穴,健脾、益腎、安神。用艾條溫和灸,距離皮膚2-3厘米,每次10-15分鐘。
艾灸自己在家可以做嗎
艾灸自己在家是可以做的。艾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操作相對簡單。現在有多種適合家庭使用的艾灸工具,如艾條、艾灸盒等,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在進行艾灸前,需要先確定要艾灸的穴位,可以通過簡單的穴位圖或者向專業人士咨詢來明確位置。進行艾灸時,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舒適且通風良好。點燃艾條后,按照正確的方法,如溫和灸是將艾條點燃后,對準穴位,保持適當的距離(一般距離皮膚3-5厘米),使皮膚有溫熱感但無灼痛;使用艾灸盒時,將艾條插入艾灸盒,固定在穴位處即可。不過,在家做艾灸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灰掉落燙傷皮膚,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像孕婦、極度疲勞者、過饑過飽者等,在艾灸前最好先咨詢醫生的建議,而且如果在艾灸過程中出現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應該立即停止艾灸。
自己在家艾灸的正確方法
1、環境準備:選擇安靜、溫暖且通風良好的空間,避免風口處。
2、工具準備:選擇質量好、純度高的艾條,如艾絨比例10:1以上的。準備艾灸支架、滅火筒等輔助工具,也可準備艾灸盒。
3、身體準備:保持身體清潔,不在過飽、過饑、極度疲勞或醉酒狀態下艾灸。
4、溫和灸:準確找到穴位,如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點燃艾條,對準穴位距離皮膚3-5厘米,以皮膚有溫熱感但無灼痛為宜,每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
5、回旋灸:定位穴位并點燃艾條后,將艾條懸于穴位上方3-5厘米處,以穴位為中心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移動,時間10-15分鐘。
6、艾灸盒灸:根據部位選擇合適艾灸盒,點燃艾條插入固定孔,放在穴位上用綁帶固定,通過調節通風口控制溫度,每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