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中醫經絡理論中,耳朵不僅是聽覺的重要器官,更是全身經絡匯集之地,布滿了眾多的穴位,與人體各個臟腑器官緊密相連。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身體機能,達到治療疾病、養生保健的目的。那么,你知道耳朵下面是什么穴位嗎?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耳朵
耳朵下面是什么穴位
1.翳風穴
位置:翳風穴位于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可先將頭部微微側向一側,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后下方,找到一個明顯的凹陷點即是。
功效: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具有疏散風熱、聰耳通絡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耳鳴、耳聾、腮腺炎、面神經麻痹等癥狀。此外,刺激翳風穴還能緩解頭痛、牙痛等問題。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壓兩側翳風穴,力度適中,每次按壓3-5分鐘,每日可進行2-3次,有助于改善耳部血液循環,緩解相關癥狀。
2.頰車穴
位置:頰車穴位于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中指),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它雖不嚴格位于耳朵下方,但因其與耳部關系密切,且對耳部健康有益,故在此提及。
功效:頰車穴歸屬足陽明胃經,具有祛風清熱、開關通絡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牙痛、腮腺炎等,同時也是瘦臉美容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腹,以畫圈的方式輕輕按摩頰車穴,每次持續2-3分鐘,每日可進行多次,有助于放松面部肌肉,減輕面部緊張感。
耳朵按摩
耳朵后面穴位有哪些
1.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于項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雖然它更靠近頭部后側,但因其對耳部乃至整個頭部的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故被視為耳朵后面的重要穴位。
功效: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具有疏風散熱、明目開竅、通經活絡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痛、眩暈、中風、頸項強痛、感冒、耳鳴、耳聾等癥狀。
按摩方法:雙手拇指指腹放置于兩側風池穴上,用力旋轉按揉,每次持續3-5分鐘,每日可進行2-3次。按摩時力度要適中,以局部感到酸脹為宜,能有效緩解頭痛、頸部僵硬等問題。
2.完骨穴
位置:完骨穴位于頭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處,當胸鎖乳突肌后緣。
功效:完骨穴屬于足少陽膽經,具有清熱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頭痛、頸項強痛、失眠、癲癇、耳鳴、耳聾等。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或中指指節,對準完骨穴進行點按或按揉,每次操作2-3分鐘,每日可進行1-2次。按摩時需注意力度,避免過重導致不適。
3.天牖穴
位置:天牖穴位于頸側部,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后緣。
功效:天牖穴歸屬手少陽三焦經,具有清頭目、利咽喉、通經絡的功效。主治頭痛、項強、耳鳴、耳聾、咽喉腫痛、落枕等。
按摩方法:用雙手中指指腹,輕輕按壓天牖穴,每次持續1-2分鐘,每日可進行多次。該穴位靠近頸部,按摩時可適當活動頸部,以增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