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親密關系好不好,不看兩個人付出多少,表現如何——看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和說話方式就夠了。一段良好的關系,愛是可以流動的。但實際情況是,在中國,大多數關系的“愛”和“溫柔”都被困在交流中。
大多數伴侶之間的溝通并不順暢,漸漸地,兩個人從無話不談,到互相怨恨,再到同床異夢,耐心地湊合著過日子。
溝通在關系中極其重要。但重復舊的溝通模式,只會得到舊的結果(抱怨、指責、怨恨)。
因此,如果我們渴望改善我們的關系,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改善我們的表達和反應可以產生很大的效果。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在關系和婚姻中敞開心扉,耐心傾聽,那么我們的婚姻就會更幸福,許多問題和情緒就會得到解決和釋放。
首先要了解溝通不暢的三個原因:
第一,很多人不善于互相傾聽。
那些在親密關系中有問題的人很少考慮他們是否真的理解對方的意思,而是渴望得出結論(要么推卸責任,要么猜測對方的意思到最壞的方向)。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親密伴侶都認為自己會讀心術,不用問問題就能知道對方的想法,并以質疑和對抗的方式回應對方。
第二,許多伴侶不擅長遣詞達意。
我們經常發現,當另一半抱怨和情緒時,他們很少能簡明扼要地表達:我不舒服或不快樂。他們表達的混亂可能會同時提出很多話題和問題。
這通常會讓他們最關心的事情一個接一個地迷失在挫折和舊賬中。
因此,他們的談話往往偏離了主題,從一個主題到另一個主題,在一長串的問題和舊賬中,一個都解決不了。
第三,很多人在交談時會表現出負面情緒。
他們經常報以貶低和蔑視伴侶的抱怨。這往往無濟于事,反而讓它變得更糟。
這種破壞性的交流往往以批評開始,而不是描述令人失望的事情,而是一般地指責對方的性格缺點。
對于這種攻擊,伴侶通常會反應自衛。他們不認為這種抱怨是合理的,而是認為這是一種攻擊,所以他們找借口反擊自衛。
當溝通習慣性地陷入這種糾紛狀態時,關系的前景就會黯淡。
理解與傾聽
溝通是親密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溝通有兩點特別重要:
一是準確理解伴侶的意思,不會立即反駁、攻擊或否認。
二是向伴侶傳達關注和理解,讓他們知道我們關心他們的話,我們互相關注和尊重。
積極傾聽有助于緩解任何關系中的不愉快。然而,如果我們在談話中經常發脾氣,即使我們發送或收到準確的信息,也可能無濟于事。
當我們被對方鄙視甚至敵視時,很難保持冷靜和放松。嘲笑或鄙視伴侶的人往往會得到易怒和憤怒的反應。被伴侶激怒時保持清醒和冷靜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