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月經周期和懷孕風險有啥關系之前,咱們得先了解一下女性生理周期的一些基本知識。女性的月經周期一般能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月經期、排卵期還有黃體期。大家都知道排卵期是最容易懷孕的時候,可別以為月經期或者月經剛結束的時候就絕對不會懷孕。
月經剛結束會有懷孕的風險嗎
從理論上來說,月經剛結束的時候,也就是月經周期剛開始的階段,懷孕的風險比較低。為啥這么說呢,因為排卵一般是在月經周期的中間往后一點的時間,而精子在女性身體里能存活3到5天。所以呢,如果一個女性的月經周期比較長,或者她排卵的時間提前了,那在月經剛結束的時候就進行性行為,還是有可能碰到排卵期的,這樣懷孕的風險就增加了。
舉個例子,有個女性月經周期是35天,她月經一般持續5天。按照正常情況,她的排卵期大概在第21天左右。可是有一次,她因為一些原因,排卵提前到了第10天。而她在月經結束第2天,也就是周期第7天的時候同房了,這時候精子在她身體里能存活幾天,就很有可能遇到提前排出的卵子,結果就懷孕了。所以,月經剛結束雖然懷孕風險通常較低,但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如何避免意外懷孕
使用避孕措施:要避免意外懷孕,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用現代避孕工具。像避孕套,使用方便,既能避孕又能預防一些疾病傳播;口服避孕藥,按照規律吃,避孕效果也不錯;還有宮內節育器,放進去后能長期避孕。這些避孕工具都能大大降低懷孕的可能性。比如說,一對夫妻每次性生活都正確使用避孕套,就很少會出現意外懷孕的情況。
了解自己的周期:女性可以通過記錄自己的月經周期,來了解自己的排卵日。每天記錄一下月經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堅持幾個月,就能大概算出自己的月經周期。然后再根據月經周期算出排卵日,一般來說,排卵日是在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算出排卵日后,就盡量避開排卵期進行性行為。比如,一個女性月經周期是30天,那她排卵日大概在第16天,她就可以在第12天到第20天之間盡量避免同房,這樣就能降低懷孕風險。
緊急避孕藥:要是在性生活的時候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事后可以考慮吃緊急避孕藥。但是要注意,緊急避孕藥不能當成平時常用的避孕辦法。緊急避孕藥的激素含量比較高,經常吃會影響月經周期,對身體不好。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比如避孕套破裂了,或者忘記吃常規避孕藥了,才可以吃緊急避孕藥補救。而且要在事后72小時內盡快吃,效果才好。例如,有個女性因為避孕套破了,在事后24小時內吃了緊急避孕藥,成功避免了意外懷孕。但她知道這只是偶爾一次的補救措施,不能經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