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往往與人格的教育密不可分,家長對孩子的人格培養如果不健全,也會影響到他(她)今后的性生活。
案例一
他:談戀愛卻不碰我
6月6日,一個名叫小麗的女孩發來郵件求助,需要幫助的對象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男朋友不近女色的男孩子。
我男朋友因為從小到大是生活成長在女性大家庭里,在家又是排行最小,集寵愛于一身,于是他從小到大雖然言行舉止沒有太女性化,但總也不夠大膽地去面對女生,有點內向。和我交往后,連牽手都不敢,更別說更進一步親近了,談到愛情與性方面,他更是害羞得不敢說話。雖然他也會有正常的生理反映,但我很擔心與他在一起會不會有性福
小麗在電郵中焦急地問道:我應該要從哪方面去引導他?讓他看哪方面的書或電影?這是一種心理問題嗎?要如何才能讓他慢慢走出那種不近女色的怪圈?請教,盼回復并得到解答。
案例二
她:不愿讓我看她身體
無獨有偶,6月7日,記者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文小姐在新婚的時候曾問過丈夫,為什么喜歡開著燈做愛?丈夫含情脈脈地說:因為想看你。她聽了,皺皺眉頭說:我那么瘦,有什么好看的?丈夫說:瘦有什么不好?我喜歡。文小姐半天沒作聲,末了卻說了一句讓丈夫莫明其妙的話:其實你沒有必要對我這么好。
之后的兩年里,文小姐一直對性活動懷有恐懼心理。每次過性生活,她都高度緊張和焦慮不安,采取完全被動的不合作態度。她滿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希望事情盡快結束。深愛文小姐的丈夫百思不得其解。
他們的恐懼來自成長經歷
文小姐就醫后,知道了病因。她小時候長得很瘦弱,性格膽小,父母為了培養她大膽一點,決意要她獨自睡一個房間,并且不允許開燈睡覺。一次,晚上睡覺時,一只貓在窗外不停地叫,文小姐很害怕,哭叫起來。她媽媽走了進來,文小姐以為媽媽會抱著她安慰她,但結果她媽媽卻很鄙夷地說:哭什么哭,真沒出息!說完把燈關了就走了。此后,文小姐對自己越發不自信,面對愛人的欣賞卻當作了折磨。
而小麗的男朋友,他從小是生活在女性環境里,對他萬般呵護,什么事情都不用讓他擔心,但也造成了他對于自己不熟悉但又必須獨立去處理的事情有了擔憂和膽怯,比如與異性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