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不孕癥,許多人把這個問題歸咎于精子,但他們并沒有試圖找到根源。事實上,睪丸的大小決定了你是否是一個“好父親”。這是因為睪丸中有制造精子的曲細精管。一般來說,睪丸的大小會影響男性體內睪酮的水平。在正常睪丸大小范圍內,睪丸越大,睪酮越高,否則睪酮水平越低。
注意睪丸護理3個時期
1、胎兒時期
從出生到2歲,要注意觀察是否有“隱睪”。男孩雙側睪丸隱藏在腹腔,出生后降至陰囊。睪丸所需的環境溫度比體溫低2℃。如果男嬰睪丸沒有正常下降,繼續留在腹腔,可能會發熱,這不僅會導致成年后生育能力低下或完全喪失,還會導致睪丸癌的高風險。嬰兒出生后,父母應注意觀察陰囊中是否有蠶豆大小的內容物。如果陰囊是空的,應盡快治療。
2、學齡期
注意兒童雄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在這兩種雄激素中,腎上腺素的分泌水平從7歲左右開始上升,睪酮從10歲開始增加。
3、青春期
通常,10-12歲男孩的陰毛生長,睪丸增大,并開始具備生精能力。如果孩子的睪丸又大又小,只要差異不是特別大,這是正常的。父母應該提醒男孩注意他們的變化。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預防腮腺炎,這通常被稱為“腮腺炎”。腮腺炎病毒會侵入睪丸,破壞曲細管。研究表明,約30%的13-18歲男性患有腮腺炎后患有睪丸炎。
此外,男性朋友應注意避免睪丸創傷。生殖器最好每天清洗一次;減少騎自行車的次數,避免睪丸壓迫;性朋友應注意適度,避免性不當造成的睪丸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