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和安全是現在大家越來越關注的話題。避孕套是常用的避孕工具,能有效避免意外懷孕,還能在性行為中提供全面保護,特別是預防多種性傳播疾病。下面就說說避孕套能預防哪些疾病,以及使用時要注意什么。
避孕套能預防的疾病
艾滋病(HIV):艾滋病病毒會通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體液傳播。正確戴避孕套能形成一層物理屏障,把可能帶有病毒的體液隔開,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大大降低感染風險。這對預防艾滋病很關鍵,尤其是性伴侶健康狀況不明時。
淋病和梅毒:淋病由淋病細菌引起,梅毒由梅毒螺旋體引起,這兩種病大多通過性行為傳播。避孕套能擋住含有病原體的體液,不讓它們在性接觸時交換,從而減少感染可能性。只要全程正確使用,能有效降低感染這兩種病的風險。
尖銳濕疣(HPV感染):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主要通過皮膚黏膜接觸傳播。雖然HPV可能感染避孕套沒覆蓋的皮膚區域,比如外陰、肛門周圍,但正確使用避孕套仍能擋住大部分病毒,顯著降低感染幾率,尤其是能預防通過精液和分泌物傳播的HPV類型。
使用避孕套的關鍵技巧
用前檢查很重要:每次使用前,先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過期的避孕套材質會變脆,容易破裂。還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如果包裝袋破損、鼓脹或者漏氣,里面的避孕套可能已經損壞,不能使用。
正確佩戴步驟要牢記:陰莖勃起后馬上戴避孕套,別等快射精了才戴。捏住避孕套前端的儲精囊,擠出里面的空氣,留出空間裝精液,避免射精時壓力過大導致破裂。
從龜頭開始,把避孕套慢慢套到陰莖根部,確保邊緣完全展開,沒有褶皺。如果戴反了(比如卷邊方向不對),別翻過來重復用,直接換一個新的,因為外層可能已經接觸過體液,翻過來會污染內側。
全程使用別中斷:從性行為開始到結束,避孕套必須一直戴著,不能中途摘下。中途摘下會讓分泌物中的病原體或精子有機會接觸,增加感染和懷孕風險。如果性行為過程中需要更換避孕套,先徹底清潔雙手和陰莖,再戴新的,避免細菌帶入。
用后處理要正確:射精后,趁陰莖還沒變軟,用手捏住避孕套底部,防止精液漏出,然后小心地從陰莖上取下。把用過的避孕套打結或卷起來,用紙巾包好扔進垃圾桶,別沖進馬桶,以免堵塞管道。處理完后馬上洗手,避免接觸分泌物導致病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