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很嚴重的健康問題。HIV專門攻擊人體免疫系統,要是不治療,最后可能發展成艾滋病。早點檢測、早點治療,對控制病情、延長生命、減少病毒傳播都特別重要。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HIV呢?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感染了HIV
初步判斷:自我觀察與風險評估
觀察癥狀:剛感染HIV,很多人沒有明顯不舒服。不過也有人在感染后幾周,會出現像流感一樣的癥狀,比如發燒、渾身沒力氣、淋巴結腫大、身上起皮疹。這些癥狀不是每個人都有,有這些表現也不一定就是感染了HIV,但出現了就要多注意。
風險評估:仔細想想最近有沒有做過危險的事。比如發生性行為時沒戴安全套,和別人共用注射器打針。做過這些高風險行為,感染HIV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確診方法:HIV檢測
抗體/抗原檢測:這是最常用的初步篩查辦法。通過檢查血液里有沒有HIV抗體或者病毒抗原,判斷是不是感染。感染4周左右,身體開始產生抗體,這時可能檢測出來。不過為了結果更準確,最好在感染3個月后再測一次。
核酸檢測:這種檢測直接找血液里的HIV RNA。它能更早發現感染,一般感染2周左右,只要體內有病毒,就能檢測出來。想早點知道結果,做核酸檢測比較合適。
CD4細胞計數:這個檢查不能用來診斷HIV感染。但確診感染后,測CD4細胞數量很有用。它能反映免疫系統的情況,幫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
HIV檢測相關的知識點
窗口期:從感染HIV到身體產生足夠抗體,能被檢測出來的這段時間,叫窗口期。在窗口期內,就算感染了,檢測結果也可能是陰性。所以有過危險行為,別馬上就去檢測,等一段時間再測。一般建議在危險行為3個月后檢測,這樣結果更靠譜。
定期檢測:對容易感染HIV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重要。早點發現感染,就能早點治療。早點治療,病情好控制,還能避免傳染給別人。
預防與教育:要預防HIV感染,得清楚病毒怎么傳播,知道怎么預防。平時不要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不用沒檢測過的血液制品,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多參加HIV相關的宣傳活動,多學知識,提高保護自己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