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之一,具有天氣寒冷、降水增多、氣候干燥等特點。在這個時節里,人們會根據氣候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同時也會進行一些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吃糯米、買芝麻秸等。
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1、大寒節氣的特點
天氣寒冷:大寒時節,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寒流頻繁,氣溫驟降,大部分地區都處于嚴寒之中。北方地區尤為寒冷,最低氣溫常常低于零下十度,而南方地區雖然相對溫暖,但也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出現降溫天氣。
降水增多:隨著冷空氣的南下和濕氣的攜帶,大寒時節大部分地區會出現較為頻繁的降雨或降雪天氣。北方地區常有大雪紛飛,而南方地區則多為小雨綿綿。
氣候干燥:盡管大寒時節天氣寒冷,但由于濕氣相對較少,大部分地區的相對濕度較低。
2、大寒節氣的風俗
吃糯米:在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習俗。糯米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極佳的御寒功效。人們會用糯米制作各種美食,如八寶飯、糯米飯等,以抵御嚴寒的侵襲。
買芝麻秸:大寒時節,街上常有人爭相購買芝麻秸。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的路上,供孩童踩碎,寓意著歲歲平安、吉祥如意。
捉田鼠:在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此時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成為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
大寒節氣預防什么疾病
1、呼吸系統疾病
大寒節氣氣溫驟降,冷空氣刺激氣道,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易侵入發病。咽炎、鼻炎、感冒、肺炎等是此時的常見病、多發病。體質虛寒者、各種慢性病患者、年老體弱者更易受到影響。
2、胃腸疾病
寒冬季節,人體受寒冷刺激后胃腸易發生痙攣性收縮,有胃腸疾病的人容易舊病復發。同時,因天氣寒冷,人們多愛進補,大吃大喝也容易傷脾胃。建議少食寒涼,勿過辛熱,慎吃香辣油炸肥膩食物,多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
3、心腦血管疾病
大寒節氣天氣寒冷,是中風、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期。由于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心臟負荷增大,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人要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