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每個女性在月經期間正常有的現象,但是,痛經也有很多種類型。其中,氣滯血瘀型痛經就是其中一種。那么,到底什么是氣滯血瘀型痛經呢?又該怎么調養呢?
一、什么是氣滯血瘀型痛經
氣滯血瘀,是指氣滯和血瘀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氣滯血瘀型痛經是由于情志不暢,長生氣、又得不到釋放,引起肝氣內結,氣機下沉與小腹,一段時間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癥狀。如果您月經前心煩、胸悶,為小事而大發脾氣,伴有乳房及胸脅部脹痛,就有可能是氣滯血瘀型痛經了。
二、如何調養
1、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
2、保持大便通暢
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后,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
3、穴位按摩
太沖穴位于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按壓這個穴位前,最好先用溫水浸泡雙腳10—15分鐘,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沖穴。揉按時要有一點力度,以產生酸脹甚至脹痛感為宜。這種方法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有淚往肚子里咽的人,還有那些郁悶、焦慮、憂愁難解的人。建議可以在飯后1小時進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