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是每個女人每個月又愛又恨的時期,愛的是排經血能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恨的是她會給生活帶來各種不便。到底女人經期如何保養才能舒適?
一、經期飲食
1.多吃高纖維食物
高纖維可促進動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鎂的含量,有調整月經及鎮靜神經的作用。所以,平時要多吃新鮮蔬果。
2.多攝取蛋白質
因月經失血,尤其是月經過多者,每次月經都會使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漿蛋白、鉀、鈣、鎂等丟失。因此,在月經干凈后1-5日內,應補充蛋白質、礦物質食品。最好選用既有美容又有補血作用的食品,如牛奶、雞蛋、牛肉、羊肉、豬肝、芡實、胡蘿卜、蘋果、櫻桃等。
3.溫經散寒類的食物
月經期很多女性會出現怕冷的現象,冬天也會出現手腳冰涼,這意味著你是寒性體質。所以平時要多食用溫經散寒類的食物,如:狗肉、羊肉、栗子等,經期時還可以泡些紅糖姜茶,能驅寒緩解痛經。
4.活血通氣的食物
活血通氣的食物有助于活血化淤,疏通經絡,緩解痛經。菠菜、芹菜、香菜、胡蘿卜、香蕉、蘋果等都是很好的活血化淤食物。
5.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月經來潮前的一周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二、女性經期有哪些注意事項
1.生冷辛辣不吃
經期絕對不能吃的是辛辣生冷食物,否則容易造成痛經和月經不調。
2.碳酸飲料不吃
汽水等飲料大多含有磷酸鹽,同體內鐵質產生化學反應,使鐵質難以吸收。此外,多飲汽水會因汽水中碳酸氫鈉和胃液中和,降低胃酸的消化能力和殺菌作用,并且影響食欲。
3.過甜過咸不吃
不少女性都有在經期吃糖緩解痛經的習慣,確實,適當吃糖確實能達到緩痛的效果。但一旦體內的血糖下降,反而會造成情緒不穩定,從而影響荷爾蒙平衡,加重身體的不適感。
而過咸的食物會導致體內鹽分和水分增多,易出現水腫頭痛現象。
4.不要大聲說話
女性月經期不止盆腔內充血,連帶喉部、鼻腔、咽部的毛細血管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充血和水腫。此時若大聲說話或唱歌,很有可能導致短暫的失聲或咽喉腫痛。
5.忌喝酒
月經期間喝酒會比平時更易醉,也更容易患上肝病。另外,女性身體抵抗力在月經期間會變弱,這時喝酒就會加快血液循環,導致月經量增多,引發痛經等。
6.按摩不宜
就算你經期腰部不適,也絕對不能捶打腰部,因為這個小動作可能導致經量增加,身體酸脹感增強。